2022年5月17日
心得体会:
1)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唯有经历磨难,才能看到坚毅之力是如何的强大,相伴之人是如何地用心竭力。
2)追求的至高境界是:做有智慧的人而不受惑于外物,做仁慈的人而不忧愁,做有勇气的人而不畏惧。智慧、仁义、勇气,值得毕生去探索和追寻。
3)求学的四个阶段是:入门学习;立志于求道;守道义,以道立世、立身;能守道亦能懂得通达权变却又不逾矩。这是递增的四个阶段。我应该处于第一阶段,选择共学是开端,是让自己的学习路有个好的开启。接下来,需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义,去坚守,去变通。
4)“棠隶之花,翩翩摇摆,那么美好。我怎么能不思念你呢?是因为你住的太远了呀”。哈哈哈,原来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渣男”。关于爱,是不会因为距离而隔离开思念的,只要是真的相爱,千山万水皆不会有阻碍。而现实中我们总能被迫承受很多爱不足而心远的境地,那么,是靠近还是放弃,也要看可否能承受的住了。
对于学习,我们也是遇到很多自己用来推脱搪塞的理由和借口,时间不够,太难了,不好学。真的想要去做,又怎么会畏惧距离和困难呢?加油吧~
学习内容:
《子罕篇》
[原文]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译文】9.28 孔子说:“寒冷的季节到了,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凋零的。”
[原文]9.29:子曰:“知②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9.29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受困于外物,有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原文]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9.30 孔子说:“可以和他一同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未必可以和他事事依礼而行;可以和他事事依礼而行,未必可以和他一起变通灵活处事。”
[原文]9.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9.31 “唐棣树的花,翩翩地摇摆,难道不思念你吗?是因为家住得太远了。”对于这四句诗,孔子的评价是:“那是没有真正思念啊,如果真的思念,又怎么会觉得遥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