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C赋能教育系统:如何让叛逆的孩子变乖

引言:18岁的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做?18岁的女孩叛逆期家长怎么做?16岁的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

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办?这或许是不少家长正在面临的困境。

上周末,我去看望了老友小王。他告诉我说,最近他家里经常闹得不可开交。原来是他十五岁的儿子小明,在学校里经常迟到早退,成绩一落千丈。为了让儿子改变态度,小王不断地给他施压,甚至动手打了他几次。结果儿子越来越反抗,在家里摔东西,在外面找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小王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回头是岸?

 


一位哈佛校长曾给出建议:孩子叛逆不听话,带他去四个地方,比说教有效。与其在家里争吵不休,不如带孩子走出家门,让他们上一堂“人生课”,真切地感受成长的不易。

 18岁的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做?

一、孩子叛逆不听话,带他去四个地方

哈佛校长说的这四个地方分别是:医院、监狱、墓地和慈善机构。

在医院,孩子们会看到生命的脆弱,有的人因为疾病或意外,失去了健康和自由;在监狱,孩子们会看到法律的严厉,有的人因为犯罪或误入歧途,失去了尊严和未来;在墓地,孩子们会看到时间的无情,有的人因为年老或夭折,失去了生命和机会;在慈善机构,孩子们会看到社会的温暖,有的人因为贫困或残疾,得到了帮助和关爱。

每当孩子觉得父母管得太多,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妨带他们去这些地方看看。为他们敲响警钟,也让他们明白:不听父母的话,就得听命运的安排;不珍惜当下的机会,就得面对未来的后悔。

 


纪录片《少年之名》,曾在社会上引起过强烈的反响。影片里,我们就看到太多孩子,因为叛逆任性,又缺乏家庭教育,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16岁的小刚,在网吧里结识了一群小混混,跟着他们打架斗殴,最后被警察抓走。17岁的小芳,在学校里遭到欺凌和排挤,跟着一个大她十岁的男人私奔。18岁的小华,在家里被父母打骂和冷落,跟着一个邪教组织参与了一起恐怖袭击。

这些孩子,在青春期里迷失了自我,背离了社会。在这之前,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个世界上,有的是比父母更可怕的事。纪录片里,不少孩子对着镜头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父母的话。”有人说,青春期是人这辈子最美好的阶段,充满了梦想和激情;也是最危险的阶段,充满了诱惑和陷阱。

 18岁的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做?

恰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授所言:“叛逆的孩子,并非坏孩子;而是没有找到正确方向和目标的孩子。”想让孩子摆脱叛逆,找到正确方向和目标,不妨先让他们看看,不听话的后果有多严重。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越早让他们认识到责任和义务,越能避免他们走向歧路。人生道路千万条,听话很难,但却是最安全的那一条路。

 


二、孩子叛逆背后,是自我探索的需求

作家张小娴曾讲过自己和女儿的一件事。大约是女儿高中的时候,张小娴某天发现,女儿和以前不一样了。孩子性格大变,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了解女儿的想法,张小娴偷偷翻看了女儿的日记。结果发现,女儿竟然在日记里写了很多关于自杀的内容。张小娴惊慌失措,怀疑女儿有抑郁症。她赶紧找来心理医生,希望给女儿治疗。

可是心理医生却告诉她,女儿并没有抑郁症,只是在经历一个正常的青春期阶段。可见,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里仿佛有个关于“自我探索”的开关键。一旦跨入青春期的门槛,孩子自我意识会空前高涨,渴望找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像一只时时想要飞出去的鸟儿。父母稍有不慎,哪怕是一个关心的问候,一句好心的劝告,都足以引起他们的反感和逃避。而“不听话”、“不沟通”,则是孩子们与父母保持距离的有力砝码。

 18岁的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做?

很多时候,孩子们并非故意胡来,而是他们正在寻找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身为父母,想要孩子平稳地度过青春期,需要先知道一点:青春期里,你的孩子正在经历什么?首先是身份。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自我认同”成形。他们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观点、信仰等,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其次是价值。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评价”提高,“自我实现”追求。他们有了自己的梦想、目标、计划等,并希望通过努力和成就来证明自己;除此之外,孩子的情感、人际、道德等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不听话了,不沟通了;看不到的,是他们的心灵正在经历一场成长的风暴。

 


三、真正的教育,是理解孩子,不是指责孩子

作家李敖曾说:“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跟自己的父母有一场战争,如果孩子赢了,是悲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更大的悲剧。”与青春期作战,我们的目的是理解孩子,而非指责孩子。

关于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世界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给了四点建议:

①尊重青少年内心敏感,格外在意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因此父母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显得尤其重要。有的孩子被父母轻视、嘲笑、贬低,之后自卑不堪,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的孩子被父母强加、干涉、控制,之后反抗不已,对父母失去信任;这些父母并非不爱孩子,而是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玛丽亚•蒙台梭利建议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选择等。多赞美和鼓励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少批评和指责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尊严。

②信任青少年内心好奇,格外在意外界的新鲜事物,因此父母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显得尤其重要。有的孩子被父母怀疑、监视、质问,之后疑神疑鬼,对自己失去安全感;有的孩子被父母拒绝、否定、打击,之后灰心丧气,对自己失去动力;这些父母并非不爱孩子,而是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玛丽亚•蒙台梭利建议家长要信任孩子的能力、判断、行为等。多倾听和理解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少干涉和限制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自由。

③引导青少年内心迷茫,格外在意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因此父母对他们的引导和启发,显得尤其重要。有的孩子被父母安排、规划、决定,之后失去了主动,对自己失去兴趣;有的孩子被父母放任、忽视、放弃,之后失去了方向,对自己失去希望;这些父母并非不爱孩子,而是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引导。玛丽亚•蒙台梭利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的思考、探索、创造等。多提问和启发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少命令和解答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④陪伴青少年内心孤独,格外在意自己的亲密和友谊,因此父母对他们的陪伴和关怀,显得尤其重要。有的孩子被父母忽略、冷落、遗弃,之后变得封闭、冷漠、暴力;有的孩子被父母溺爱、纵容、宠坏,之后变得任性、傲慢、自私;这些父母并非不爱孩子,而是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玛丽亚•蒙台梭利建议家长要陪伴孩子的成长、变化、挑战等。多关心和支持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温暖。少干扰和打扰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空间。

 18岁的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做?


四、心理学上有个“蝴蝶效应”。

你看见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却看不见它在空气中掀起的微风。叛逆、冷漠、任性,就像花丛中的那只蝴蝶,隐藏起来的,是漫长又精彩的青春期。青春期虽然充满了风险,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可能。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不听话了,不沟通了;看不到的,是他们正在为未来做准备。

 

FCC赋能教育系统:从孩子的问题出发,运用十大技术模块,综合考虑家庭、孩子、学校、社会、环境五大因素,寻本探源,从根源上解决孩子和家长的教育难题,防止问题反复的同时,还能预防其他不良习惯的新生。



成长不易,父母难当,愿天下的父母与孩子,在岁月里共同成长,一起蜕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