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自述中说自己三十而立,那么在30多岁推行仁政的时候,他究竟有没有“立”起来呢?让我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孟厘子是鲁国的大夫,在他快病死的时候,告诫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去拜孔子为师。他的理由是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听说圣人的后代有可能并不能当政或成为统治者,但一定有他的有才之处。而当时的孔子只有17岁,这对孔子意味着他已经得到了贵族的认同,但是我认为这些贵族还没有完全肯定他。因为如果孟厘子真正肯定他的话,就不会让我们孔子去教他的儿子,而是直接让孔子去做官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认为孟厘子并不把孔子所推崇的礼教看在眼里,因为孟离子的儿子生来就是要继承官位的,学一些礼也只是做做表面。
后来孔子去拜见了老子,,并请教了他许多关于礼乐的部分,因为老子是洛邑的古籍管理人,所以这这些礼乐制度上肯定是比孔子要精通的。在孔子要离开的时候,老子送他了几句话,他首先是夸奖孔子的聪明能辩还有观察是非的能力,但是他又说,因为孔子的直爽的性格,可能会带给孔子一些不好的影响。
在孔子30岁的时候,齐景公和晏婴来路过拜访。并问孔子为什么之前的秦国,虽然小而且地方很偏僻,但为什么可以成为强国?而孔子给出的答复是。秦国虽然小,但是政治制度很好,而且用人不拘一格。我认为孔子的最终人生理想就是将礼乐发扬光大,但是礼乐在当时是一种政治制度,但是我却不认为现在孔子有了成熟的治国方略。因为他并没有自己的看法,看出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孔子如果真正有自己的治国方略,肯定是会说出来的。
在孔子35岁的时候,三家贵族发生了内乱,并对鲁昭公群起而攻之。鲁昭公也因为这件事逃到了齐国,于是孔子也到了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要以此和齐景公交流。而孔子为何又要离开自己的家乡鲁国,去往齐国呢?我认为是因为孔子已经无法在鲁国施展,他的抱负只能到其他国家寻找机会,并且鲁国的政治局面太乱了,自己容易混进去并丢掉性命。
孔子在齐国的时候,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提出君臣之间的位置要摆好,还有一定要节省钱财。景工非常开心,于是想将尼西这块地方封给孔子,但是当时的丞相晏婴却不愿意了。他认为孔子所主张的礼法油嘴滑舌,并没有实际的用处,而且非常的自傲,并且人死了就要厚葬,而因此让家里破产,这也是非常不可行的。而且孔子所主张的礼法非常的详细并且复杂繁琐,好像几辈子都学不完。在当时的局面,如果用了孔子所主张的礼乐制度,并对民没有特别大的好处。如果问我认同谁的观点,那么我会说我认同他们两个的观点,从当时的集市上看,我是赞同艳英的观点的,因为孔子所推崇的礼法成效是比较慢的,所以在当时的社会不太适用。而从现在的角度看,我是比较认同孔子的观点,因为在中华文明的几千年历史儒家思想是影响非常大的,从此,可见礼乐制度肯定也是有它的一份成效。
根据上面发生的几件事情,我认为孔子还没有完全“立”,因为我认为孔子有的时候还是有些莽撞。但是目前的方向是对的。如果利益是一种方向的话,那么我认为孔子正在朝向这个方向,但如果利是这个朝向的过程,那么我认为孔子已经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