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却通过自己21年不懈的努力,让全国人民认得了自己的名字——“陶华碧”。不仅如此,大家还亲切的称她为“老干妈”。
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然而喜欢老干妈的可不只有中国人。
为了生存,扛下重担
1947年,陶华碧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从小因为家里穷,所以从没读过书。
20岁时,她嫁给了一名地质队员,几年后,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为了生存,陶华碧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南下广东打工,因为吃不起外面昂贵的饭菜,就从自己老家带来辣椒做成酱拌饭吃。这种独特的酱料,后来助她登上了人生巅峰。
不断摸索,发现商机
为了照顾孩子,陶华碧选择回到贵州摆地摊。她每天都风雨无阻地背着背篓赶公交车,但经常因为背篓占地太多,被售票员拒乘。
没办法,她只能背着沉重的担子,走到很远的早市摆摊售卖。
她省吃俭用,终于用自己攒下来的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一家看上去很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
这时候,在广东自制的辣酱派上了用场,作为配餐佐料,辣酱有时候卖得甚至要比凉粉还要好,陶华碧从中发现了商机,逐渐的将重心转移到了卖辣酱上来。
1994年,随着贵阳修建环城公路,途经“实惠餐厅”的司机越来越多,陶华碧看中了这块市场,通过向司机免费赠送的方式,将辣酱的美名传到全国各地,做了一次成功的“口碑营销”。
埋头苦干,做大做强
1996年8月,陶华碧借用村委会的两间房子,办起了辣酱加工厂,品牌名字就叫“老干妈”。
她没有企业管理的经验,最开始就凭着自己苦干的精神,亲自上阵,给员工做示范。别人切辣椒辣得睁不开眼,她一双菜刀抡到飞起。
但是过度劳累,也让她患上了肩周炎,十个手指甲因搅拌麻辣酱全部钙化,看到老板都这么拼命干,工人们的干劲儿更大了。
最开始,没有厂家愿意生产装辣椒酱的玻璃瓶,毕竟产量很小且费事。
但陶华碧不甘心,一次次去和贵阳市第二玻璃厂的厂长死磕,软磨硬泡下,对方终于接了这个订单。
厂长的这个决定,也帮助第二玻璃厂在日后国企并购倒闭的风潮中,免于倒闭,并且还发展壮大,必须说这里面肯定有“老干妈”的功劳。
她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所以哪怕日后有更便宜的玻璃厂家找来,陶华碧依旧坚持与贵阳二玻合作。
生产完成,没有销路也不行。陶华碧还是亲自上阵,走街串巷找商店做推销,没人接收不要紧,放着先卖,卖出去再给钱,卖不出去就退货。
结果,很短时间,陶华碧就收到了好消息,商家纷纷打电话过来要求订货,“老干妈”品牌终于打响了!
极致做事,终有回馈
风风雨雨二十一年,老干妈品牌屹立不倒,陶华碧始终坚持品质至上,产品几乎从未曝出过质量问题。而且,价格也很亲民,是老百姓都消费得起的“好味道”。
另外,老干妈还是纳税大户。自创业之初,陶华碧的首要原则就是诚信纳税,传言她不按时交税会睡不着觉。作为贵州省龙头企业,老干妈3年上缴利税超过15亿。
从摆地摊到拥有自己的国民品牌,陶华碧一直本着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将事情做到极致。
虽然42岁才开始创业,但努力不会骗人,命运的礼物藏在奋斗的汗水里,它会在最好的时光里给予你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