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三月一日,日食。
9、
三月十五日,皇上洛阳宫西宛设宴,泛舟积翠池,回头对侍臣们说:“隋炀帝建造这宫苑,结怨于民,如今全都为我所有,正是因为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徒对内谄媚阿谀,对外屏蔽皇帝耳目的缘故,能不警诫吗!”
10、
房玄龄、魏徵上呈所修定的《新礼》一百三十八篇;三月二十一日,下诏颁行。
11、
任命礼部尚书王珪为魏王李泰的师傅,皇上对李泰说:“你事奉王珪,当如同事奉我一样。”李泰见了王珪,总是先下拜,王珪也以师道自居。王珪的儿子王敬直娶了皇帝的女儿南平公主为妻。以前公主下嫁,都不以媳妇之礼事奉公婆,王珪说:“如今主上钦明,一举一动都遵循礼法,我受公主谒见,岂是为了自身的荣耀吗?我这是所以成国家之美而已。”于是与他的妻子就席而坐,令公主捧着竹篮和水盆,行盥馈之礼,请公婆洗手及进食。此后公主开始行妇礼,就是从王珪家开始。
12、
群臣再次请求封禅,皇上命秘书监颜师古等讨论具体礼仪,由房玄龄裁定。
13、
夏,四月二十五日,魏徵上疏,认为:“君主建立国家,开始时做得好的很多,能坚持到最后的就很少,岂是取天下易而守天下难的原因吗?是因为开始时心怀忧患,能竭诚以待下,之后生活安逸了,就骄傲恣意而轻视他人。能竭诚待下,则胡、越同心,轻视他人,则六亲离德,就算以威严震怒来压制他们,他们也表面顺从,而内心不服。君主如果能在心中起欲念时想到应该知足,将要大兴土木时想到应该知止,顾念着自己身居高位,位高则危,想到应该谦退,放低自己的位置;到了骄傲自满的时候,想到应该克制减损;遇到安逸享乐的时候,想到要有所节制,在安乐时想到后患;防止自己被蒙蔽,想到接受臣下的谏劝;痛恨那些谄媚邪恶的小人,想到要修身正己,给下属封官进爵奖赏,想到不要因为自己高兴就滥赏;施刑罚的时候,想到不要因自己发怒而加重处罚,综合以上“十个想到”,而选贤任能,自然可以无为而治,又何必劳神苦体,自己去把所有衙门的事务都干了呢!”
柏杨曰:
魏徵先生的《十思疏》,是中国政治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受后世敬佩称赞。然而,仔细阅读,也不过一篇疲软的诤谏八股。没有突破性建议,也没有震撼性警告。只是泛泛的综合若干现象,用最不起眼的简单文字写出,盼望君王内省。
问题在于:如果君王在面对十个“要想到”问题,却拒绝去想,应该怎么办?想到了之后,发现都是别人的错,又该怎么办?传统知识分子没有一个人提出具体办法,解开这个结!遂使中国政治,一直在原地盘旋,不能提升。
华杉曰:
魏徵的十思疏,抄录一下原文:
(1)见可欲则思知足,
(2)将兴缮则思知止,
(3)处高危则思谦降,
(4)临满盈则思挹(yi,就是“舀”,满盈了,自己舀出来)损,
(5)遇逸乐则思撙节,
(6)在宴安则思后患,
(7)防壅蔽则思延纳,
(8)疾谗邪则思正己,
(9)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
(10)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正如柏杨所言,儒家的政治水平,最高就到这里了;与其说这是政治智慧,不如说是没智慧,因为这些事跟政治不沾边,都是个人修养。但是,儒家的政治理论,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这也就是最高政治纲领了。柏杨说中国政治一直在原地盘旋,就是一直停滞,停滞在《周礼》。儒家的治国理论,就三句话,一,一切权力属于皇帝;二、皇帝做圣人;三,实现太平盛世。所以,谏臣的职责,就是匡正皇帝做圣人,十思疏,就是代表作。
我们学习《资治通鉴》,如笔者在序言中所说,要学成《资“自”通鉴》,学习怎么修养自己,把所有谏臣对皇帝说的话,你都当成跟自己说的,一条一条切己体察,以为镜鉴。如柏杨所言,这些话确实都是老生常谈,很普通,很简单,但是,它们并不“疲软”,它们并非不是震撼性的警告,而是震耳欲聋的最大震撼。震不震撼,就看你有没有代入自己,知行合一,从哲学层面去认识,如黑格尔所言:哲学的任务在于将人们假定为熟知的东西加以真正的认识。
在《十思疏》中我们要真正认识的一条最大教训,就是“不要膨胀”,要时时刻刻挹损克制。我们每个人都会膨胀,无一例外,因为感觉好了就要膨胀,而膨胀起来感觉更好,但是,膨胀之后就会爆炸,就会毁灭。
国家搞好了,千邦进贡,万国来朝,君王富有四海,名垂青史;国家搞砸了,则身死国灭,而且来得很快。做企业也是一样,企业搞好了,企业家富甲天下,誉满全球;搞砸了呢,那赚钱机器,转眼间就变成吞噬你全部财富的黑洞,而且它吞噬你财富的速度,远远超过当初它为你创造财富的速度。这样的教训,我们在今天的企业家也看多了。所以,任何一个领导者,不管是国家的,还是企业的,都要仔细切磋这《十思疏》。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
唐纪十一
公元637年5月——640年
共3年8个月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
1、
五月壬申(五月无此日),魏徵上疏,认为:“陛下力求为善的志向,已经不如以前了,闻过必改的表现,也比以前少了。反过来,谴责处罚臣下的情况越来越多,对臣下发威发怒越来越严厉。这就可见,《尚书》说:‘贵不期骄,富不期侈’,尊贵之后,不知不觉就会骄傲;富有之后,不知不觉就会奢侈,真不是虚言!以前隋朝的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以我们今天去比,还根本没法相比!但是,隋朝正是因为富强,轻举妄动,所以亡国;我们因为贫弱,平静不折腾,所以安定;安危之理,皎然在目。在隋朝没乱之前,自以为必定不会乱;在他没有灭亡之时,自以为绝对不会亡。所以赋役无穷,征伐不息,以至于大祸临头了,还没醒寤。要鉴别形貌,最好不过是面对平静的水面,要借鉴失败的教训,最好不过是去研究那灭亡的国家。希望陛下以隋朝为镜鉴,去奢从俭,亲忠远佞,如果以现在安定无事的局面,再做到从前的恭敬俭俭,则尽善尽美,好得没法称赞了。取天下很难,但守成实际上是非常容易的,陛下把最难的事都干成了,岂不能保住这容易的事吗!”
华杉曰:
魏徵这一段话,太好了!希望读者反复读,反反复复的读!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之前我们说过,李世民能够成为千古圣君,原因可能是他死得早,如果他能活到李隆基那样的寿命,身边魏徵这样的人都死了,围上来一群弄臣,安史之乱就提前到来了。从魏徵的话来看,此时的唐朝,仍然贫弱,跟隋朝还没法比,李世民要骄奢淫逸,本钱也还不多吧!
人生最大的挑战,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也不在内部,而在内部的内部,就是领导人自己。就我们普通人而言,人生最大的挑战,也是自己,两个超级挑战,就是自己的骄傲和懈怠。魏徵引用《尚书》说,尊贵就会骄傲,富有就会奢侈。我们也可以说,成功就会骄傲,富有就会懈怠。骄傲就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就会加大风险偏好,经营方针就会激进,杠杆越加越大;懈怠就想享受生活,不能花时间在工作学习上,脱离实际,而且停止进步,开始倒退。这两条一占,灾祸随时就从天而降,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