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体验是:
课程中当孩子的亲子体验印象深刻,尤其是“贴标签”这一环节。参与过程中,四个小伙伴额头上分别贴上了‘调皮’、‘笨’、‘聪明’、‘能干’。
第一轮每个参与者按照词语给予一句话。当我听到“你是不是又把隔壁家的花盆打破了!”“你怎么又把花瓶打碎了!”……心里就感觉我的标签不是淘气就是调皮。
当时的感受是沮丧、难过、愧疚,但下一步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反正就是做错事了!大人又要批评我,可能还会挨打。
其他三个小朋友,笨的孩子和我一样受到各种职责,而聪明和能干的孩子得到很多夸赞。在这种比较下,自身也会体会到不如他人。
第二轮时,参与者家长采用了共情,“你把邻居玻璃打破了,应该给邻居道歉,爸爸和你一起,别担心,无论发生什么,爸爸永远和你在一起。”听完这句话,特别温暖,有家庭融入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想看一下漂亮的花瓶,结果不小心打碎了,下一次可以怎样避免打破花瓶呢?”这种启发式提问让我明白自己做错了事情,到想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被家长找原因,走了弯路,而是直面问题,作为孩子的我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并且知道下一次应该怎么做。
从这一轮里,参与家长都感受到,第一轮的话语大家都是脱口而出,证明在生活中,指责式的语言都是很容易出口的。而第二轮,大家还需要想一想才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结果就截然不同。大家在生活中无心的言语都给孩子贴上了标签,而“贴标签”本身是不被赞同的,不应该用固定的思维看孩子。当问题发生时,家长要时刻关注专机部分,而不是错误面。
2.学习的感受和触动是:
通过生活态度取向测试,意识到自己是控制型父母。课堂上罗列出了控制的优缺点、给孩子可能造成的正负面影响,座右铭。
发现并承认自己爱控制的负面影响,认识到作为父母,控制给孩子造成的现状。尤其是应该多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从中体会到应该尊重孩子。
3.总结我的三点收获:
1.能说正面语言,绝不说负面语言。说话采用你句式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讲话,给予对方尊重,共情,拉近距离。同时认识到不好的情绪并不是要规避,而是自己能意识到不好的情绪时,能够积极暂停。给予自己和对方空间。
2.发生问题不要绕道寻求错误的原因,因为我们的目的与本意是引导孩子往优秀的方向发展,一味寻找原因,可能会产生新的矛盾,然而仍然解决不了问题。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让事情具体而清晰。
3.情绪诚实。每一种情绪都没有好坏,或者应该不应该。应该尊重每一种情绪的产生,自己的和对方的。学会处理好情绪,任何负面的情绪都可以转化。
4.接下来我的行动计划是:
1.跟家人约定大脑盖子打开信号,并提醒。
2.多用你句式,我句式沟通交流。
3.学习地图,不追究错误原因,关注解决问题得方法。
4.学习并加油做到和善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