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围城》作者钱钟书将婚姻比作是围城,“围城外的人挤破了脑袋想进来,城里的人只一心想着出去。”过去的人们向往婚姻,就好像结了婚就可以变得幸福,其实不过是换了一个更大的圈子,把自己套在里面,你开始以为自己变得自由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这全套还是不合身。
方鸿渐的一生
在那个1920到1940年的动荡时代,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他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然而,方鸿渐却在学期间,不理学业,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在回国船上,被鲍小姐欺骗感情。
在达上海后,方鸿渐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并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却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鸿渐纨绔子弟优柔寡断、不更世事而又玩世不恭的浮华相显露无遗。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方鸿渐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志大才疏及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方在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织网下,与其订婚。在离开三闾大学回上海的途中与孙柔嘉结婚。回到上海后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最后,方、孙的矛盾终因前者辞去报馆资料室主任而面临再次失业时激化了,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他冲出一个“围城”,将来到另一个“围城”的入口……
纵观方鸿渐的一生,年轻时爱得盲目而热烈,不懂人情世故,却又自尊强烈,通常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容易被身他人左右,被闲言碎语而击垮信心。最后,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迫于无奈和被动,却又是情理之中的必然。生活本身就如作者所言:“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方鸿渐与我们
我们在社会上一切说话全像戏院子的入场券,一边印着‘过期作废’,可是那一边并不注明什么日期,随我们的便可以提早或延迟。
在那个年代的围城之下,无能、意志不坚定、经不住诱惑且又自尊强烈的方鸿渐,缺乏与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最终致婚姻及事业的失败。
他的庸常,以致于总是徒劳于找寻解脱或依附,这不就是我们现社会围城下普通人的缩影吗?
爱情与婚姻,教育与事业,依然是我们当今社会人们的樊笼围城,人们总是从教育的围城跳进了事业的围城;跳出了爱情的围城又跳进了婚姻的围城……当下的竞争激烈而又飞速发展的社会,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事业发展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也是接踵而至,纷沓至来。于是,没存款、没对象、没好工作成为新一代的三无人员,面临的或许是失眠、淘汰。
那么,平凡的我们要做的是摆脱庸常,要拥有足以对抗生存竞争的力量。
01 心态要正
纷繁的社会,激烈的竞争,或许我们个人的能力就是较为渺小,让我们感到不如意,甚至是痛苦的事情却不计其数,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一个人有多优秀,无论他拥有多多的东西,他都无法决定他生命中的一切,也无法让自己摆脱所有的困境。
但是,我们要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下意识地否定自己,要让自己尽快从情绪中释放出来,恢复理智,冷静地分析原因,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人说过:好心态就是自己和自己结伴而行,满眼风景,轻松惬意;坏心态却是自己和自己偏执较劲,就像走进迷宫去追敌人,本来想打败对方,却把自己给困在了其中。
02 培养成长思维
什么是成长思维呢?它的精髓就是认为“人的能力、智力、天赋等等都是可以通过努力提升的”。具有成长思维的人,习惯把挑战看作学习的机会。他们关心的不是表现如何,而是能否从中学到东西,在挑战中发现乐趣。可以说,成长思维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能帮你实现终生的成长。
1、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做事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很快就能从失败中爬起来,不断地提高自己,潜力巨大。
2、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
3、自身没有成长或者没有尽到最大努力,才意味着失败。遇到挫折和挑战,会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机会,不断改善和进步。
03 目标管理与时间规划
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以终为始是重要的一个点,规划一定是以目标为导向,而非时间为导向。因为时长容易让你消磨时间,目标却可以让你成就感满满、保持高效。
明确方向,做好计划。先规划想达成的长远目标,根据它来做中长期计划。再将长远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来做短期计划。最后把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有实操性的举措,践行到每日的规划中。
04 有效实施及执行
执行力是很关键的能力,特别是管理自己。不断激励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动力,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去奋斗,朝着最好的方向冲刺。赶紧去行动,把自己的执行力落实到实际努力过程中。
总之,生活的围城总是会纷至沓来,但是勇气、韧性、终身成长思维终将成为我们的抵抗围城压力的有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