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鬼:这里指祖先。“鬼,归也”,古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当祭祀的鬼神,你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到应当做的事情而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学而思】

祭祀自己的祖宗,没有功利之心,只是情感寄托。去祭祀别人的祖宗是存在利益关系,有谄媚的嫌疑。

“义”是合乎正义,与人为善。“勇”是果断,勇敢。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不应考虑个人得失,而是考虑应该不应该,用“义”来明心,用“勇”来见性,应该做的就要见义勇为。

心存仁义就有原则底线,有原则底线就懂得取舍,正所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非其鬼而祭之”是有所不为,“见义勇为”是有所为。

【知识扩展】

《礼记·曲礼下》:“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祭祀哪些神是有常规的,有的神被前代废掉了后代也不敢恢复,有的神一直受前代供奉后代也不敢随便废掉。对不应当祭祀的神进行祭祀,这叫“淫祀”。淫祀是得不到神的保佑的。)

淫祀:淫,放纵,过多,过度,失其节制,不合法度。淫祀是指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包含了越份之祭与未列入祀典之祭两种。

越份之祭:超过本分的祭祀,如《八佾篇》3.6“季氏旅于泰山”,季孙氏要去祭祀泰山就属于越份之祭,泰山只有天子才能祭祀。

未列入祀典之祭:如佛教刚刚传入中国,不被国人承认的时期,去拜佛就会被认为“淫祀”。《资治通鉴·晋纪》:“佛,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