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一次只汲取需要的一滴。无论我们这棵树是花树、还是果树,是参天之木,还是矮小的一株,是沙漠的胡杨,还是水边垂柳,我们都该珍爱她,浇灌她,让她长成她能够的最好的样子。
大家好,我是《终身成长》滴灌阅读领读人文彦。
作者做了个实验,把学生领进一个房间,提供一系列测试题,第一个题目简单,然后越来越难,面对难以解答的问题,一些学生嘟囔、流汗,沮丧,而两个男孩表现与众不同,一个10岁的男孩拉了拉他的椅子,搓了搓手,抿了抿嘴,然后喊道:“我爱这个挑战!”另一个男孩努力地做着这些智力测验,他抬起头满脸开心:“你知道,我就想做这种信息量大的测验。”
面对困难与失败,为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两个男孩为什么会热爱失败?他们的思维里藏着什么?通过询问,作者了解到,原来在他们的认知里,认为人的能力、智力技能,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因此,他们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反而认为自己没有失败,而是在学习。
而面对失败沮丧的人,作者说也包括自己,认为能力是一成不变的,你这个人要么聪明,要么不聪明,失败则意味着你并不聪明。能让自己成功并避免失败,你就可以被称为聪明。他们认为努力奋斗、错误、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因素则都不能被划在聪明这个范围内。
两种思维方式意味着什么?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会使你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许多人很小的时候就被训练成这种思维模式,作者也不例外,作者说她的小学六年级的老师威尔斯女士,把固定型思维模式引入她的大脑。老师认为智商决定人的一切,按照智商高低安排学生的座位,只有智商高的同学才能举旗,才能给校长写报告。老师的评判学生智商的态度,除了让学生紧张外,也让学生都有个强烈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显得聪明而不是愚蠢。每次考试或者在课堂上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们整个人都处在成败的紧要关头。
这种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一但形成,抱着证实自己的强烈目标——在课堂上、工作中,甚至在个人关系中每时每刻都需要对自己的智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证明。每一个时刻都在接受评估,我会成功还是失败?看上去聪明还是愚蠢?会被接受还是被拒绝?的确,社会时时对个体的智力、能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评估,但当个体思维与社会一样以成败优劣评估自己时,自我发展很可能就会被评价困锁。
接下来看这样一些例子,达尔文和托尔斯泰在小时候被看作很普通的孩子,本•霍根,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童年时肢体完全不协调,摄影家辛迪•谢尔曼几乎登上了评选20世纪最重要艺术家的全部榜单,却没有通过她接受的第一次摄影课的考试,著名演员杰拉尔丁•佩奇,最著名的演员之一,曾经因为缺乏天赋而被建议放弃演员梦想。显然,如果这些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者,如果受到早期的表现与评价的影响,而认定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进而放弃努力,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而事实上,他们用持续的努力,提升了相应能力,改写了评价,成就了全新的自己。
这些不受失败的困扰而能够持续努力的行为背后是另一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能力是通过努力来培养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这种认为“人的才能可以发展”的信念,会给人带来激情,勇敢地面对,积极的改变。会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而非一遍遍去证明自己,也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去选择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来做,而不是只做自己擅长的屡试不爽的事。这种发展型思维模式,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最后强调一点,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并不是盲目地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爱因斯坦或贝多芬,每个人无论想做什么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是他们相信,他们相信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这给他们的努力带来不竭的动力。
读了这些内容你是否想到,我们用分数评价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是否在给孩子头脑里加固固定型思维模式呢?
领读到此结束,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