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27
熙涓叙语
个案实操
不断而且大量做个案,试着将学习到的理论运用到个案的访谈初期,可能会艰难。访谈就访谈,还要把理论放入访谈,实在会是个捉襟见肘的过程,不知如何是好,又要全身心投入个案设计的故事,又要意识自己在做什么。但就是在这样点点滴滴的过程里,试着零碎的运用,不同理论学习的理论,才能通过个案实操不断整合,不断和你这个人——咨询师整合。咨询师才会觉得理论的整合不断在进行,个案做的少或没有做个案,咨询师个人的理论整合就不容易发生。
个案报告
在博士班的不同课程和实习课,也就是班级成员轮流提案,被督导的课程里。我们常被要求报告正在工作的个案情况。在报告里,我们要介绍来访者的背景资料,包括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成长史,想要处理的问题。我们是如何做咨询的?咨询背后根据的理论架构是什么?来访者的反应和进展如何?工作的困难与经验反思等。我们可以用书面数据录音,录音带等方式来报告正在经手的个案。但是都必须先征求来访者同意才能录制。初期做这些我非常紧张,因为不是很熟悉,不知该怎么做比较好。但后来在教授的提问引导以及同学们的回应提问之下,我明确了更多咨询的思维,更了解自己,也有更多的学习收获。也因为不断的报告参与其他同学的报告讨论,不知不觉中有更多的机会去激荡和磨合自己和理论的关系,因此个案报告的过程对于理论整合有很大的帮助。有时我们会针对具体的主题去报告个案,例如修离婚议题的课,最好提离婚的个案报告,然后试着把学习到的理论离婚理论通过离婚个案去整理,表达。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机会整合理论和实践,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不断将知识融入到个案工作中,也让个案工作响应知识的可操作性,并补充知识需要被填补的地方。理论知识和个案事件的整合,于是变成一个不断互相回馈的过程。
犹如学习青少年和家庭关系的课程时,学生会被期待去提交相关主题的个案报告,要试着把课程中学到的青少年家庭理论融入到实际的青少年家庭个案中,二者之间的激荡是灵活的。理论可以指导个案工作的实务,个案的故事也可以推进理论的扩大与反思,二者的互相帮助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因此,通过研究生课程平台进行的个案报告,让我们在理论和个案工作整合上有了很大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