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是不是见过这样的人,买个小东西会研究来研究去,买只几万、几十万的股票或者房子却不用脑子,几秒钟就决定了。那我们到底该怎么用我们的大脑进行有效思考呢?
大脑的两种模式
快速反应模式,也叫自动驾驶模式,特点是反应很快,调动的是我们的神经反应,主要由大脑进化比较早的部分包括小脑、杏仁核和基底神经节这些部位完成。就像我们中学时代玩过的膝跳反应实验一样。例如你驾驶汽车遇到突发事件时猛踩刹车,这是个自动处理的动作,包含了反射、本能、直觉和冲动。
慢思考模式类似于主动控制,调动的是我们理性计算的大脑,他所依赖的硬件是大脑的前额叶皮层,需要调用经验、记忆、分析等等。前额叶皮层是人类独有的,它很年轻,属于进化到后面才出现的大脑结构。它也就非常薄,很容易超负荷。这是我们为什么经常干“拍脑袋决定”蠢事的原因,经常利用这个模式会很不舒服、也很反人性。
给大脑接个移动硬盘
我们都有过好像有件什么重要的事没做,但就是想不起来,以及提笔忘字、话到嘴边那个平时熟悉不能再熟悉的人的名字突然忘了等等感觉和囧事。遗忘其实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大脑通过遗忘删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腾出空间,让神经系统正常运转。破坏此过程,可能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没想到“过目不忘”才真是病吧。
让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记事。把所有的待处理事项,全部从大脑中清除出去。著名的时间管理人戴维·艾伦提出了一套“移动硬盘”式的时间管理方法,给自己的大脑接一个“移动硬盘”。
首先你需要一个东西来搜集从大脑里清除出来的事项。比如以前人们都喜欢用小本子做记录,包括现在很多机关、单位里面最常用的就是小本本了。小本子有一个不太便利的地方就是不方便检索和回顾。可以试着把所有事情,收集到一些电子的记事本里,比如“印象笔记”、“备忘录”等,让手机或其他设备帮你记忆。
之后就是要利用闲暇和碎片时间整理所搜集的各种事项,这很重要。需要建立6个分类目录,且只有这6个分录目录。分别是:1删除,看起来毫无价值的事情立刻删除;2归档,有价值的资料“归档”;3将来的可能,比如写一篇文章,读一本书等将来可能干的事;4等待,需要等待结果的事项,别忘了给这件事增加一个时间提醒;5下一步行动;6项目,对需要很多步骤的已经是一个项目了,要定期回顾处理。
怎么利用好这两种模式
真正的高手都是让这两个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并各自发挥特长。千万不要像文章开头的那种,对无关紧要的小事用慢模式而对人生大事用快模式,这样的错配会极大的浪费我们本就非常稀缺的大脑认知资源。
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将琐碎的日常决定自动化,从而将精力集中在重大决策之中。就像乔布斯、扎克伯格、马云他们很多知名的大佬在参加会议或者演讲的时候,几乎都只穿同款一样,减少因为小事做决策的次数。
在使用“快系统”后,要时常主动用“慢系统”复盘和自我审视,保障我们的进步和提升各自系统性能。就比如超级巨星碧昂斯,她在全球已经卖了超过1亿张唱片,还拿了超过20项格莱美奖。碧昂斯在巡回演唱会的舞台上激情四射,而回到酒店房间后,她会反复看刚刚结束的演出录像,从各个角度研究,看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哪些地方可以突破,然后快速行迭代和改进。
经常主动使用“慢系统”模拟“快系统”,就是在大脑里面进行各种模拟演练,例如世界游泳冠军就说“我会在脑子里训练,想象自己拿到冠军时的场景、节奏和动作。如果比赛的时候我能够找到这种感觉,成绩就会很好。”比如老虎伍兹自己表示在比赛前经常就在脑袋里练习比赛中需要的击球。
参考资料:
1. 得到app《李翔·知识内参》《老喻的人生算法课》
2.《思考,快与慢》【美】丹尼尔·卡尼曼中信出版集团2012年7月出版。
(关注、点赞、转发)(全网同名,书童寒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