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位年轻妈妈的回信
你好!读了你的来信,我陷入了思索。你谈到了对自己女儿教育的一些担忧,发出了“虽然成为人们眼中的好老师,却成不了自己女儿的好母亲”的慨叹。
做父母,比做教师难是吧?我觉得“为师”与“为人父母”这两者有相通的地方,但也有许多的不同。对自己的孩子,容易陷入教育的一个“盲点”而不能清晰……我不可能用一两句话来表达得出来自己要想说的,还是“随意而谈”吧。
但我又不知从何说起,如果我直接说一些指导性的话或者是一些安慰的话,那一定是自己想当然的“经验主义”了,因为我不知道具体的情况,甚至与她还没有真正的见过面,所说的也只是自己的主观感觉了。
所以,我只能以自己的一些经历来谈一点体会,如果能给你些许的启发,我就……感觉良好了。
说真的,作为父母,我至今还庆幸自己,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父母带来太多真正上的麻烦。周围一些父母常碰到的打架啦、无心向学、做坏事等的烦心事我一件都没有,我见过许多问题学生处理过许多学生违纪违法的问题,但没有处理过自己儿子此类事情,所以我做父亲还是很轻松的,周围的人也在羡慕。
我不觉得我是个不作为的父亲,或许是我“未雨绸缪”吧,印象中,我对孩子的教育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
首先的“大动作”就是讲故事,每天晚上睡觉时讲故事,先是我讲他听,然后是轮流讲,或者是进行编故事比赛,这样的结果是他爱讲,敢于表达,也喜欢看书。还是很小的时候,一次他跑到同事那里说起了自己编造的孙悟空与猪八戒的故事,引起同事们哈哈笑。
小学时候,我就为他订购了许多儿童读物。再大一些后,我让他自己到邮递员那里订阅,呵呵,后来他都与邮递员混熟了,还给他优惠,不收他的邮递专送费。
平时,我会注重对他的培养,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活动。
学校举行的读书会、学生会、演讲比赛、歌唱大赛等活动他都参加,平时的爱心捐款,他也是极力参与。
这样,他也有了阳光、热情的品性,高二时,一同学有重症,他一下就捐出了自己的积蓄200元,某次早上某室友急病,他组织同学抬到楼下赶向医院,在校园里还拦截了副校长的车,让他送到医院……
当然,小麻烦也会有。而且我也偶尔采用一些极端的方法。
他很小的时候,学着大人用牙签剔牙,而且每吃一口就要剔一次,好像还形成了习惯,他妈妈说了多次没效,我就拿了一把钳子放在桌子上,大声说,再剔我就用这个帮你剔!他哭着说再也不剔了。之后真的就没有这个动作了。他睡觉习惯张开口,也跟他说了多次还是改不了,我也试过用透明胶纸粘他的嘴巴。
这些方法,这也成为我爱人经常攻击我的依据之一。后来想,自己也觉得有点残忍。庆幸的是没有什么后遗症,之后提起,他说对第一件事没什么印象了,但对用透明胶纸粘嘴巴的事有印象。
他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睡懒觉,二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对睡懒觉,他与你正好相反,容易睡着,一睡就到天明,而且闹钟对他是无效的。
我试过的方法有:不叫他,让他迟到,然后叫班主任批评他。另外,到点了马上到他房间掀被子,呵呵,有几次,都是我刚进房间他就一骨碌跳起床了。但这些,效果都不怎么好。
他有个优点就是容易鼓动。他人高,却瘦小,我鼓励他早上跑步,我说了一大堆好处,最后说我们一起跑吧!他就轻易应允了。对一些行动,我是注意陪伴他的,除了跑步,还有打篮球,我也经常与他一起,中考体育要考篮球,我还与他多次在球场上实践,分析如何提高分数。
初三时,发觉他有与女同学交往过密的迹象。对此,我叫英语老师(女)帮忙密切注意他的动向。知道真有这回事,我也故作不知情的样子,与他谈一些相关话题,用一些事例给他“打预防针”。幸好,事态没有向我担心的方面发展。
到了高中,我最担心的也是早恋问题,多次跟班主任、科任老师提到这些,他们说没有发现,而且他们也会注意这些问题的,所以我也就慢慢放心了。
当有问题迹象时,最好的方法是多了解多交流沟通,以聊天的方式,让孩子信任父母,他就会有话跟你说,也乐意把学校的事班级的事同学的事跟你谈,这时你就会从中得到信息,再与他商讨,碰到问题也共同找解决的办法。
你也知道,少男少女最怕说教与啰嗦,现在的她,处在青春的敏感时期,与孩子交往,也要有“共情”的,正如有一颗“学生心”一样,你要站在她的角度去想问题,而不是以我们成人的标准。
这个时候,你就多倾听吧,有时,你只是在听就可以了,她在与你的交谈中,就有了解决的办法。或许在交流中问题就消失了,又或许本身就没有问题,只是缺少彼此的沟通。哈哈,大人之间,或者你我之间,有时也是如此的吧?
祝福孩子,也祝福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