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讲,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意思是说,好的文章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凝练或是文章主旨的艺术再现,透过文章的题目,能够领略到文章的神韵。就此而言,文章题目往往是解读文章的关键。如果执教者能挖掘和发现题目的佳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思维、探索、联想,教学定能够化平淡为神奇,走进一片崭新的天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中的一篇课文。这个板块重在通过问题探讨,鉴赏对比写法的艺术魅力,把握课文“人性中美与丑对立存在,人性美才是人类的希望”这一主题。我们可从这篇课文的题目入手,探寻课文题目的N种解读法。
一、 从课题中的关键词入手
从课题中的关键词入手解读文本是常见的解读课文题目的方法。那么,什么样的词语是课题中的关键词呢?笔者认为能够关涉课文全篇内容的词语可称为关键词。《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梳理出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都是解读课文的钥匙。
1. “眼泪”。
依据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① 谁流泪?在什么情况下流泪?请找出“流泪”的段落。
② 以下是“流泪”的段落: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请问,如何理解“一直干燥如焚”“长时间失望”这些词语?是哪些人造成他“长时间失望”呢?那些人跟爱斯梅拉达有什么关系?
③ 这是一滴什么样的眼泪?
通过研读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理解到:打得如此的惨,骂得如此的毒,养父如此的冷酷,一个曾经被他劫持的姑娘却在他生命垂危时刻给他送来了水!强烈的对比使伽西莫多流下了眼泪!伽西莫多是个弃儿,从小到大在巴黎圣母院长大,几乎与世人隔绝,他几乎没有过正常人的一丝情感,他也从来没有得到过人间的一丝温情。他丑陋的相貌给他带来了无尽的耻辱,他的暴行不但没有受到爱斯梅拉达的惩罚,反而得到了爱斯梅拉达无私的宽容与爱心。强烈的对比之下,伽西莫多流下了平生第一滴眼泪!这泪水是阳光,照彻了一颗沉睡在黑暗里的灵魂;这泪水是金子,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它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让死神也望而却步,让沙漠化作绿洲!
2. “换”。
依据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换”的词典意是“给人东西的同时从他人那里取得别的东西”,课文中“换”字合乎词典意吗?怎样理解文中“换”字的含义?你能换个比“换”字更合适的词吗?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讨,我们可以理解到: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其实是爱斯梅拉达的爱心唤醒了伽西莫多人性中沉睡了多年的爱,她使伽西莫多流下了平生第一滴眼泪,这无私的爱也唤醒了民众人性中的良知,因此“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这既歌颂了美好人性的力量,也是对美好人性的呼唤。美赢得了掌声体现了作者“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人性美才是人类的希望”的写作意图。因此“换”,更是“唤”!
3.“水”。
依据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从伽西莫多的角度设计问题:
①谁要喝“水”?
②文中要了几次“水”?在什么情况下要“水”?
③喝到“水”了吗?
④“水”化作了眼泪,说明了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伽西莫多三次要水的描写,尤其抓住“像动物的咆哮声”“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喘息着”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揣摩伽西莫多从愤怒到无奈到绝望的心理过程,体会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送水的举动给伽西莫多带来的精神震撼,体会“水”化作眼泪的价值内涵。
4. “一滴”。
依据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课题用“一滴”来修饰“眼泪”和“水”,“一滴”指数量少,文中的“眼泪”和“水”仅仅指数量少吗?有什么含义呢?
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一滴”水其实是爱斯梅拉达倒出的一葫芦水的虚化,这“一滴”水是心灵之水,如一缕阳光照彻了伽西莫多的一颗沉睡在黑暗里的灵魂,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也正折射了他的人性之光。“一滴”虽少,爱已撒遍心灵。
二、 从课题的整体入手
根据课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我们可以从课题的整体入手,提出:为什么一滴眼泪可以换来一滴水?可以把这个问题作如下分解:“一滴眼泪”有什么含义?“一滴水”有什么含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价值意义何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讨,我们理解到:小说不仅把外在美、内在美统一的爱斯梅拉达与外表丑陋而内心美的伽西莫多进行对照描写,也对照着写群众的表现。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写爱斯梅拉达给仇人喂水,写民众为之欢呼,正是对人性之美的呼唤。这也是一滴眼泪可以换来一滴水的原因。
三、 从课题的矛盾处入手
有的课题本身“自相矛盾”,有的课题与课文内容看似不相符合,这些地方恰恰是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比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情节中爱斯梅拉达喂的是一葫芦水,可是题目中为什么说是一滴水呢?或者情节中明明是“一滴水换一滴眼泪”,为什么题目却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呢?对后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理解: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换来的何止是一滴水,一葫芦水,他换来的是人间至真至纯至美的爱。这一滴眼泪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辉,一滴眼泪的内涵远远大于一滴水。“一滴眼泪”放在前面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编者将题目定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而不是“一滴水换一滴眼泪”是深谙作者为文之妙的。
吕叔湘曾经说过:在多种教学方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活”。采用了活的方式,课堂上就会显得生气勃勃,学生的思路也易打开。“活”的方法多种多样,执教者应因人而异,因教材而宜。从解析语文题目入手是一个较高效的方法,我们不妨多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