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觉得认为自己不够好没有什么问题,这不正是成长的动力吗?真不一定,一个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觉得自己不够好。
熬夜了一次,即使是因为读书,也会想,本来应该早睡的,要保护皮肤和眼睛啊。
早上没有早起,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不自律,人家成功的人都是早起的。
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会想,一定是我哪里没有做好所以孩子才会不配合。
甚至当别人指责的时候,别人不开心的时候,别人比我优秀的时候,我怎么这么差,你看看人家。
如果哪里做好了,会自动觉得是侥幸,幸运,别人在帮忙。
别人夸奖的话从不会当真,批评指责会难过好久。
满脑子里都是我应该怎么,我要是当初怎么样就会更好。
达到这种程度的自我嫌弃,真的已经不是给自己提供动力和方向了,而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攻击和内耗。所以很多时候,一天并没有干很多事情,也会觉得很累,内心能量不足,也就很少有力量去进行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内在反省这些高耗能的事情了。
当一个人各个方面都觉得自己不好,习惯于倾向把所有的事情的归因于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第1个好处就是避免冲突。可能是由于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吵架,所以有的人会很害怕和别人冲突。当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如果先跳出来说这是我的不对,很大程度上就会避免双方可能出现的冲突,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这种方式其实就是在向别人说,你看我都已经承认错误了,你怎么还要攻击我呀?我都已经自己说我不好了,你为什么还要说我不好呢?
第2点好处就是,这种习惯性的内在自我归因,会让人觉得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我不够好,那么就可以不用改变了。比我牛100倍的人还比我努力100倍,我就是这样啊,我就是没有别人厉害呀,那怎么办?嫌弃自己嫌弃的多了,大脑就麻木了,思维也就懒惰了。只顾着去自我攻击,自我嫌弃,而没有把力量放在怎样改进,怎样成长上。
严重的自我攻击是价值感的匮乏
关系中的矛盾,愤怒与焦虑反映出的是人们在安全,轻松自由,价值,意义和亲密等方面的匮乏。
这种单一的内在自我归因体现出的就是价值感的匮乏。其实别人比我们好,并不代表我们就一定很差,也可以说明别人真的是太优秀了。
某一件事,某一个领域做的不好,其实不代表整个人是不好的。
别人生气或是指责或者是愤怒,也许有我的原因,也许别人本身就是一个喜欢指责和愤怒的人。
孩子此刻表现不好,可能是今天心情不好,或者是饿了,或者是其他需要没被满足等。
对于一件事情的归因,可以由自我,他人,和情境三个因素来组成。
单一的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都是不全面的。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为一些外在的因素,其实会维持自身的比较高的价值感。
抱怨也是有价值的,它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得到抒发,维持我们自身的价值感,自尊等。比如孩子考完试了,没有考好。问他为什么没有考好,他首先说这次卷子批错了,有好几分没有加到。或者说这次考试题很难,其他的学霸也都没有考好。通过这种外在归因就可以避免去毁坏内在的价值感,让他自己心里可以觉得我本身是很厉害的,我是有能力考好的。自我价值感低的学生则有可能备受打击,好几天情绪低沉,无法自拔。
如何从自我攻击中脱离出来?
自我攻击源于缺乏内在对自我价值感的客观评价标准或评价标准单一和绝对化。
长期生活在指责,批评的环境里的人会倾向自我指责,并且指责他人,继而发展出对自己和别人都很苛刻评价标准。长期面对别人过高的期待,自我也会设立过高的期待标准去要求自己。
缺乏自己的评价标准,就容易把自我的好坏捆绑在事情的成败,别人的评价,社会的评价等外在评价上。考试没考好,我就是不好的;别人说我不好,我就是不好的;甚至没有别人好,我就是不好的。
所以我们可以去问一问自己,到底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好?身材好,是达到90斤还是要模特的魔鬼身材;英语口语流利,是达到一定分数通过某项考试还是出国交流无障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财务自由,孩子是学霸还是以上都要。
我们总以为社会环境对我们的要求特别高,但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捆绑上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自己达不到就开始内在的自我攻击。
之所以以这样近乎苛刻的完美标准去要求自己,潜意识里是想掩盖自己的弱小无能,平庸。觉得平庸的就是不好的,不想接受自己的平凡。
设立高标准其实是想给自己找个借口,留条后路。你看我的标准这么高达不到也是正常啊,这么高的标准,别人也达不到啊。就像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明明成绩达不到还要填报清华北大,这种名校就是想向别人展示,你看是因为我报的太高了,所以才没有达到。
设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应该是参考外在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的标准体系。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接受这个平凡的,一事无成的自己,并且把自己的目标放清晰,选择一个目标去达成。
想要提升自己的价值感的时候,先去设立近期的小目标。甚至只设立今天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还是非常容易达成的。其实就是微习惯,通过这样的训练去一点一点的提升价值感。
世间的一切存在,小到一粒石子,都是有意义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珍惜。我相信我可以去安安静静平平淡淡地做自己。
接受平凡才能有可能不凡。
理论部分来自丛非从老师《养育自己》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