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了电子书《认知天性》,感觉挺实用的,并找到书本看了,给大家分享一下读后感:
后刻意练习的高阶学习方法
“懒人式”的科学学习方法
这本书是通过认知心理学去拓展,讲学习技巧的实用工具书。
附: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理解心理活动方式的基础科学,依靠实证研究来考察人类感知、记忆,以及思考的方式。
知识不是说存在脑海就是学会,而是学到的知识能够调用,形成心智模型,学以致用,学以多用,形成属于自己掌握的一套知识体系。
三大学习方式:
①检索式学习
看完一本书或是学到新知识,在脑海过一遍,看看记得多少,学到总结汇成什么知识点。就像电影般一幕幕过,全部过完,遇到不懂或是没记住的再去看书,加强记忆。
反复阅读/划线做笔记,会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把知识记住了。检索回忆知识点,才能知道自己掌握多少。
②时间·间隔学习
例子:一天学完三节课,比分开式一周学一节课,间隔一周里正常生活,工作,会发现知识在工作生活中得到巩固提升。因为强化长期记忆~需要一个巩固过程,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巩固过程。
③穿插式学习
学习一个知识式,穿插不同类型的内容。学了语文学体育,学生物。我们从小学一年起都是这样,每天的课程表都是排不同学科。
书中还讲到几个实用的点:
知识细化:就是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细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把它和已知联系起来。越是能把新知识和已知关联起来,越是能诠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新旧知识间的关联越多,就越有助于记忆。
《认知升维》里面也讲到掌握好基础的底层知识,通过梳理升级,变成系统知识,这也是需要知识体系的连接与搭建。
系统学习过程:编码——巩固——检索
编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编号,分类,转化为有意义的心理特征,形成短期的记忆。
巩固: 把短期记忆进行进行思考、模拟,践行、反馈,形成长期记忆。
检索: 不要一遍遍读,回忆知识点,并串联,举一反三,自我检测,巩固知识并增强,活学多用,形成一套知识体系。
良性干扰式学习:
学习要有挑战性,增强难度
破烂的书,排列不整齐的句子,适当性放慢阅读,或是有一点杂音的环境,有时候学习起来更深刻。
很多时候,我们讲究学习要全神贯注,要安静专注,记得之前看过一位伟人,喜欢去菜市场看书,以此训练注意力。
还有一个点是比较有感触的,就是说到智商问题
智商不是一个绝对值,是一个相对值。比如智商120,和10年前的120是不同的,人的智商不断提高,有的人智商数值不高,但是生活能力强。
智商可以分为
创新型:善于创作,创造力强
分析型:擅长分析问题,学习力及应对考试能力强
实战型:执行力强、处理问题能力强。
不要去评价自己智商高或不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长板并发挥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