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00个产品开发的案例,形成产品开发的案例库-华与华干法。
前言:之前整了2年的《如何打造超级卖货的销售现场》,没想到20天就梳理完了,原本想开始下一个产品开发的流水线,但是之前没有现成的产品开发案例库。所以,决定先100天整理100个产品开发的案例,通过这些产品开发的研究,整理「良品基准」。关于产品开发流水线整理的目的,是希望能提供产品开发的操作性定义和流程。目前能找到的产品开发的方法,都是概念性定义和理念,开发创意的原点始终是从灵感来的,不是计算或者盘点出来的,我有一些模糊的想法,先盘点案例后,整理后再尝试成型。
2025年4月10日 《华与华赋能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的标杆案例 | 华与华百万创意大奖案例4》
今天生病了,整理晚了。
今天的案例也是我在华与华非常认可的一个案例,实现了企业的绝地反击!这是华与华在服装行业的案例——KK少年!可能很多服装行业的老板觉得没听过,但我认为华与华为这个企业提出的策略,是能支撑百亿规模的,策略拉出了无限空间,就看企业未来经营和机遇了!
“今童王服饰”诞生于1996年,是中国最早的童装企业之一,作为传统制造批发型服装企业,今童王的销售额也开始逐年走低。童王曾多次尝试转型仍无法扭转企业的下滑趋势。2019年9月,今童王找到华与华。
1.基于文化母体寻找购买理由
足力健是张总自己回老家时找到的使命,KK少年是华与华根据企业战略菱形模型,思考“服装市场存在什么问题,是今童王企业的资源禀赋可以解决的?”
在访谈时了解到,一个服装市场的痛点问题:“大孩子不好买衣服”,服装市场有童装、也有成人服装,但是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穿童装过于幼稚,穿成人衣服又没有合适的尺码,最后就陷入一个上下都被忽略的空间。
(这里的案例,其实也帮我们拼图一块,就是产品开发未被满足的顾客需求,感觉是老生常谈~我后面得整理出更具体的操作性指南,不然就会「空谈误国」!)
2.实现购买理由
之后,KK少年就着手解决“大孩子不好买衣服”的社会问题,并将其作为自身的经营使命。今童王战略转型路径也呼之欲出:从综合的童装制造批发零售商,向专业的少年装连锁品牌运营商转变。华与华将这个少年装品牌定位为“8-18岁专业少年装”
在产品体系规划上,更多的借鉴优衣库,希望款少量多的设计基本款。项目组在从风格、元素、尺码等方面,都给客户提出了明确的调整建议。为了凝聚双方共识,推动产品设计升级,还撰写了《KK少年产品开发手册》给客户的设计部门作参考



可以看到少年装相比过去的童装,款式更多是基本款,设计也更加简洁。
3.放大购买理由
在确定战略转型之后,第一步就是改名字,今童王还是一个童装属性的名字,所以结合品牌英文名就改为了“KK少年”!
华与华强调,词语的权能大于话语的权能,品牌名的权能大于品牌口号的权能。KK牌少年装,就不如KK少年牌少年装的权能,能够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占领少年装品类,而且KK少年也是一个可以注册的商标。、


KK少年之后,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也开始在少年装领域发力。今天线下门店已达300余家,还是前面说到的,我认为华与华为这个企业提出的策略,是能支撑百亿规模的,策略拉出了无限空间,就看企业未来经营和机遇了!
随手记:
从项目之外增加对人的关注和理解:每一件事对我的成长都是有意义的,近期在经历一些压力时,我有刻意放出这个压力,我也是希望趁这个机会,看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压力,反面就是自己的成长空间。到今天找到了一个宽泛但是明确的成果,就是对人的关注。我觉得自己在做项目上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对人的理解,尤其是对咨询服务对象的理解还是有待提升,最后咨询还是回到对人的咨询。

华与华创意流水线
所有人使用一条流水线 所有人改善一套流水线
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华与华创意流水线就是让过去的经验都能沉淀!
不退步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每一个成功作品沉淀出良品基准,之后每一个出品都经过良品基准的品控。所以,每日盘点华与华所有出品,形成华与华创意流水线-华与华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