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泉教授在《课程的逻辑》引言中开篇写道:"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一一这是我国新课程改革高举起的一面旗帜,宣告凯洛夫教育学时代的结束,于是开启了寻求新的课程发展实践之路。在第一章就提出了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己任,努力构建求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从此教育走向了由知识为本向育人为本的转变,也就决定了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由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向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转型。
新课程改革价值之一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强调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现代教育要实现完整人的教育,强调"整体的人"的发展首先意味着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其次"整体的人"的发展还意味着个体、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
新课程改革价值之二是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关注现实生活中师生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人性光辉的教育。人的发展需求呼唤着课程改革回归生活世界。从而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
新课程改革价值之三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
新课程改革价值之四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变革是课程与教学最深层次的改革,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学校文化发展的内涵,实现学校文化的重建和再生,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和身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