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培训班每日知识卡片中分享的是“旁观者效应”。
比如一个老人摔倒了,周围可能围了一群人,但是没有人会去扶。也就是说,当旁观者增加时,处在紧急状态的受难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变小了,因为大家都想着总会有人去的,而这个人可以不是自己。
旁观者效应也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一件事情一个人去做,责任感会很强,但如果一堆人去做,每个人的责任感就会骤降。所以当你在外面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不要说“谁能来帮帮我”,而要说“那个戴眼镜的/那个穿白衣服的来帮帮我”,获得帮助的可能性会更大。
为什么会有旁观者效应呢?一个很重要的进化上的原因是:追随就是随大流,人越多就越安全,这样比较有利于在原始环境中生存。比如看到别人采了蘑菇,吃了没问题,自己再去采同样的蘑菇就比较安全。
旁观者效应来自于一桩著名的凶杀案。
1964年,在纽约街头发生了一桩凶杀案,一个酒吧的经营者,在营业结束之后,回家路上,在离自己住所不远的地方被人杀死了。这里不是偏僻乡村,而是纽约的街头。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凶杀过程超过了半个小时,有38个人看到或者听到,但是没有人报警,也没有人采取行动。当时报道出来后,舆论一片哗然,都认为是大都市造就的人际关系的冷漠和时代变迁带来的道德滑坡。有两个心理学家却认为:人们之所以没有施以援手,是因为有太多的旁观者,每个人都觉得其他人会帮忙,所以自己就没有帮忙。也就是说,旁观者越多,每个人的责任就越小。
说到追随者,我们家就有一位。大宸是学校管乐队的大号手,大号在管乐队里虽然不可或缺,但是角色并不重要。四年级后,他不再喜欢去上学校的大号兴趣班,后来我发现原因是现在的老师喜欢让每个人单独吹,而之前的老师喜欢让他们一起吹。因为不能滥竽充数了,他的压力增大,所以不太愿意去了。这个其实和刚才讲的有点相似,就是当人数增多的时候,每个人的责任就小了,压力也就小了,行动力也就弱了。
但是如果此时,那个酒吧经营者指着旁观者中的一个人说:“那个穿白衣服的,快帮我报警”,这时候所有人的目光会聚焦在他这里,如果这个人再招呼大家一起采取行动,那么后果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每个人的责任增加,压力增加,行动力也就增强了。
旁观者效应中,是一群人在那里无动于衷,而和它相反是有人从人群中“挺身而出”。
很多企业在做校园招聘的时候,都会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模式,让一群候选人在一起解决一个问题,HR从旁边观察每一个人的表现。这时候一定有主动挺身而出带着大家做的,有追随的,甚至可能有无动于衷的。企业会根据自己要选择的对象的需求来评估他们需要哪种人,或者大家适合什么样的岗位。
举个例子。这是世界空难史上的一个奇迹。1972年,有一架飞机从乌拉圭飞往智利,因为天气恶劣,坠毁在了安第斯山脉,这个飞机上有45个人,其中有5名机组成员,其他的人是一只大学生橄榄球队,15名球员。还有就是为他们加油打气的亲朋好友。这个球队包租了这架飞机,要去参加一场比赛。在飞机坠毁之后,45人之中还有32个人幸存。
他们坠毁在海拔近4000米的雪山之上,不仅荒芜人烟,而且连动物和昆虫都没有,甚至于连草都没有。最近的道路在400公里之外,他们能从飞机残骸中找到一些食品,但是很快就吃光了。人的生存欲望是强烈的,在第10天的时候,收音机里传来消息,搜寻幸存者的行动已经停止。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为了活下来,27个人立下协议,之后他们开始吃死去的同伴的尸体。(这件事情在历史上非常有争议)。
在第61天时候,一个叫南多的球员,带领一名同伴出发,去寻找救援。他们花了10天的时间,度过了极度的疲惫和深夜的严寒,终于走出了高山雪线,走进了河谷地带。最终有16名幸存者的获救,被称为“安第斯奇迹”。
在这个团队中,如果每个人都充当旁观者,不承担责任,一定是不可能生还的。而南多这个人的挺身而出,为这个团队最终获救带来了希望。
首先,他有自己的主见。就是要自己走出大山,哪怕死在路上也比坐地等死好;
其次,他有信心。当收音机里播放停止救援的消息后,大多数人都绝望了,失去了目标。但是南多却更加坚定了要走出大山的信念;
最后,他有行动。他说服、鼓励大家,让大家相信他的想法可行,组织大家做准备工作。(比如如何利用飞机残骸,如何抱团取暖等。)之后,还亲自走出去寻找救援。
总结一下。“旁观者效应”是在群体中个体都不承担责任的表现。而“挺身而出”是主动在群体中承担责任的表现,大多数领袖型人物都会在“挺身而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