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朋友圈发上图文章,才意识到原来快到“双十一”了。
往年的这时候,一定已经在购物车收藏了很多宝贝,领了许多优惠卷,盘算怎么用,可以最便宜。剁手的结果是快递小哥都说你少买点,家里东西多得没地方放。
很多东西买了还没拆封就收在柜子里。衣服挂着吊牌,鞋子收到了橱顶,自己都忘了买过。屯多的食物常常到了近保质期,来不及吃完,扔了不舍得,吃了又怕伤身体。
“双十一”便宜就该买,买,买……
女人爱自己就该买,买,买……
虽然觉得自己是有“购物癖”的,不过我还对自己说,开心就好。买东西花的钱,不是看心理医生花钱,很健康呀。何况促进消费也是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嘛。
总之,不要跟女人讲道理,因为我们会自说自话,自圆其说。
当然,面对越来越小的空间,收纳的辛苦和经常找不到东西的烦恼,还是会困扰我。各种“断舍离”的书看了不少。今年还去上过一次专业的收纳课。至于结果……
不过最近,以前很难戒掉的购物欲被神奇的治愈了。
要感谢朋友把我拉进了个读书群。这里有很多喜欢看书的人。每天大家一起分享音乐,美文,还有听书。一群有趣的人互动,日子很充实,很美好。
最近,又被鼓励开始写简书,日更中。每天忙忙碌碌,有时间就学习,写字。原来没事刷手机,逛购物网的习惯就这样轻易的改变了。
看到这篇文章时,我已忘记了“双十一”的到来。连妈妈都问我,最近有没有淘到什么宝?时髦老妈的购物车里已经预订了许多东西。我说,没有呀,好像没有什么要买的。妈妈还想不通原来那个“购物狂”今年怎么转性了。
我也在想,以前为什么我这么喜欢买买买?我真的需要买买买吗?
分析一下自己的购物心理,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控制心理
买东西的时候,是自我控制欲得到最大限度释放的时候。看到一件喜欢的东西,只要有能力获得,就希望占为己有。
付钱收货的时候,这东西就是我的了,这感觉真好。这种控制欲的获得感,不需要依赖任何人,只要自己就可以实现。相对在社会角色中,被约束的自我,购物的获得感,也是自我被肯定的,物化的成就感。
匮乏心理
从小自己出生在普通家庭,虽然是独生女儿,没有兄弟姐妹跟我分享东西。但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还是会有许多自己无法满足的欲望。
长大以后常会买些很少女心的东西,尽管年龄不合适了,但因为小时候很喜欢没机会满足,现在就很希望得到。这些不合适的东西买回家基本是收藏品,没有机会穿或用。无形之中,家里就有很多“鸡肋”。
选择障碍
自己有严重的“选择障碍症”。在买东西的时候特别纠结。哪个颜色好?哪种口味好?哪个牌子好?拿捏不好的时候,就会把可以承受范围都买了。
同款衣服可能有好几件不同色的。鞋子会有各种接近款式。甚至买吃的会有各种口味都来一遍。家里酱油就买过十多种,虽然常用的也就两三瓶。做菜调料买的时候都是一堆。还有特别喜欢买茶叶,今年迷上小青柑,我买过八种回家,美其名曰“做实验”。
这些心理都让我成了一个“购物癖”患者。
要感谢简书,让我的“购物癖”不治而愈。
在这里看到了许多生活中“一地鸡毛”,但还在心中存着“詩和远方”的朋友。他们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苟且”,而是努力学习,认真写作,分享着文字的美妙。
物质的满足也许会给人愉悦,不过时间不长。买东西的贪欲,还可能带来其它的烦恼。
看书,写字的这段日子,过得很充实。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快乐,还发现自己原来拥有这么多,发现简单的生活更轻松。
今年“双十一”不剁手。晚餐,美美地吃顿螃蟹。然后,写文,看书,睡美容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