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分享,勤奋之三重境界。
开宗明义!勤奋是有境界的: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
勤奋的第一重境界:很努力
你是否愿意学习?处在这个层面的人应该都有知识焦虑。
这也是知识付费红利强力收割内在驱动力。
很多人立下flag,投入时间,经理,金钱和情感资源,在知识焦虑的驱动下,参加各种付费学习。
复盘一下,包括自己在内,神否很多人耗费时间和金钱,购买,运用多少APP内容,用碎片化时间充实自己。然后效果呢?听到了不同的内容,增加了谈资,好像没剩下什么。所谓学习“得到”一年,究竟得到了什么?
我们也许属于这类人,可能具有丰富的“微观体验”,但方向的缺失会迷失方向。
勤奋的第二重境界:方法论勤奋
这一层级略牛,他们知道如何更高效率调用时间,如何更好调配精力,如何见缝插针学习,如何保持碎片化的系统性,如何找到好知识,如何确保学了有用,如何跟他人学,如何做笔记,如何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很完美的样子。
比如,身边这一类人,报过很多课,看过很多书,知道各种个人成长方法论。
这类人,是可怕的。
正向的可怕在于,如果具有完善的“微观体感”,既“沉的下去”,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同时具备“宏观感觉”,即兼备“浮的上来”的战略洞察,那将是极其牛逼的行业大咖。
负向的可怕在于,若仅仅掌握“术”的层面,上层缺清晰的战略方向,底层缺好的执行力和精力管理。简言之“满腹韬略的废柴”,若管理层识人不准,他们会成为无数个再失街亭的马谡。
这也是很多公司,被一群夸夸其他的嘴炮玩死的原因之一。
勤奋的第三重境界:战略勤奋
清晰认知核心竞争力,清晰明确到底在什么赛场和谁竞争,有何优势,具有清晰的战略洞察思维。
想得足够明白,足够了解这里的关系,就可以找战略杠杆支点,确定方向。
总结而言,勤奋有境界,也有段位: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之所以说你处在“低水平勤奋”,其实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停留在这一层;还有一部分人着迷于第二层;其实很多的力道,应该用在第三层。
所谓“不要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的金句,诚不欺我。接下来,复盘自己处于何领域,如何跃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