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走出村庄的人》

黄兄写的书评:

《走出村庄的人》是安徽籍作家林建明老师的散文中精选60余篇结集而成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多篇作品已在国家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发表。作者擅于从细微处落笔,以小见大,以情动人,反映生活的真、善、美。

散文贵在讲究真实,不似小说可以虚构。好的散文作品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我是农村人,对写农村风貌,山水风物,人情事故的优秀主旋律散文作品情有独钟。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生活现状也不容乐观。林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些问题的实质,钢筋水泥构筑的都市森林再坚固,却怎么也禁锢不住他对那片热土疯狂的思念与牵挂:他一次次梦回故里,往皖返沪时的深情回望,母亲日渐年迈孤独的身影,远山近水以及他出生时哭声扯弯的炊烟,当然还有匍匐在夜色中安静得让人感动的村庄。乡村潮湿的路,隐隐的湖腥味,隐藏在时光里的老地名老风物都有它们沧桑的故事,当然还有他一颗潮湿的心。每一个字都是那么质朴、自然而又亲切,一页页一篇篇都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很好地实现了接地气、抓人心的效果,乡村这个大舞台民众阡陌纵横的生活缩影展示得淋漓尽致。

想不到,短短几年时光,林老师竟把个程家墩的昨天故事,记述出如此令人神往、真实厚重的十六万余字来。读着她,我是如此地陌生而又熟悉,读着风雨的变迁,读着老树的枯枝,漫步在剥落的断墙、磨损的石阶、曲径的小路,欣赏着饱经沧桑又新枝焕发的容颜一般,令人流连。

没错,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即使种金子”也发不了财的他选择了远方,从此一路风雨兼程。但他的根他的亲朋总不能也相忘于江湖。世事沉浮兜兜转转的人生过往通过文字与我们“见面”了。

全书分四卷:卷一到卷四从巜遥远的程家墩》开始到《迟豆角》结束,作者记录的故乡其实是远逝的。亦如我的老家老屋门前的小池,母亲的菜园,有家庭的悲欢离合,时代的斗转星移。很多的美好、温情,回不去。所以,作者将此书其称之为《走出村庄的人》其实这是一位游子献给故乡热土的文字,也是一个孩子献给母亲的文字。故土是作者年少时的生活福址;母亲是作者的生命之源.同时,这二者也是作者文学创作的灵感之源。语言干净,情感自然。母亲的勤劳、坚韧,既是一个家庭,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闪光共性。青年时期的他在这个叫程家墩的村子里居住,接受生活的洗礼,陪伴他的泥砖青瓦,花花草草很自然地构建成了他灵魂的花园。他说"即便是黑漆漆的夜里,村庄也有一盏无形的灯在指引着我们的双眼,一缕光在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节假日他回程家墩老家,长江,小船,小楼,门前斜着停一辆小车……这是我熟悉却陌生的图景:野渡无人舟自横。小时候林老师在村子里没有命名的河里洗冷水澡,那顽皮样,那屁股上的竹条印痕,已经成为我大脑屏幕上一幅幅锁屏画面,时不时地闪回在眼前。这是乡村孩子们无忧无虑有些野性的童年。读起来有点意思,时间仿佛变回了我年少时的时光,心情也莫名地亢奋起来……因为我有强烈的代入感。老大不小的了,我竟然文艺起来,想到那首《从前慢》。那一刻的朋友圈,估计我最能理解他的心境。这些年,我偶尔也回去看看老屋,瞧瞧父母的坟墓.虽吃不上母亲老灶烧出来的土菜,也盖不上带着老家太阳味道的被子,睡在别人家里听星夜里的虫鸣,总感到乡村的夜,像是一个加长版,暗得早,黑得深,亮得晚。但心是踏实的!

全书有多篇文章提到了他回家做"清明”,当阅读者把目光伸进那一行行文字,一波沉寂的原动力会在血液中油然而生,裹挟着人文情怀与孝道传承,搅动着艺术灵感,犹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出,使我的脑海里更加彰显出他那双悲戚深邃忧郁的眼神,于悲莫悲兮生别离中的痛楚与定力。“父亲已走了,比我往回赶的速度还快……我的人就低了下去……这段文字是性情的,是他个人最内在的真实的展示。那些已经过去的美好生活场景,在他看来就缺乏一种真实感了。默默地流出了一串泪水,不是一滴泪水。

此书最能打动读者的是关乎"生命"的描写,在作者看来,万物皆有灵有命。这是作为一个写人的人文操守.因此,他总能从地域文化中发掘出具有独自特色的人或物。大勇子、木匠老杨、志高的父亲、小脚奶奶等等.在写物的方面,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这些躲藏在时光风尘里的东西,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与它们存在的价值及在宇宙中的位置,保持同样的主体性,比单纯强调某个人或某件物在宇宙中突出的位置,更好。

最后说说他的文体与风格。泥瓦匠出身的他,保持敬业的前提下不忘初心,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觉,采用口语佐以地域白话是他的特点,这成了他写作上的一种偏爱与质朴。故此,行文时他总爱交代出事物与行为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展示了程家墩地域文化的景观。朱超群老师在为此书作序时有详细的解析,故不再累赘。在这个优势中,也自然地泄露了他个人写作的缺点。由于太拘于地域文化的客观性而没有大的格局,这是此书的瑕疵。

时代呼唤英雄。也有无数的小人物生活在我们的周遭,他们的人生命运和坚韧品格,不断激励和鞭策我们。作者以《走出村庄的人》的原生之美,来寄寓他对文学与写作的期望:取材生活中,着笔细微处;干练中凝练思想的厚度,简捷中体现艺术的精致,这些都是令阅读者欣赏的地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25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75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68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96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15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52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0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6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88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0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6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51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8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4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5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