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文章,讲樊登读书的。
传送门: 樊登读书田君琦:樊登读书是零售公司,反脆弱成核心秘密 | 瞩目未来
我应该不算是主流的投资人,因为相比旁观者/投资者“讲大道理”的文章,我更心水这类创业者自己写自身经历的文章。倒不是觉得前者晦涩,而是拼凑得来的真相,往往不是真相。
创业者难免也有自己的加工成分,但悲痛的经历是少不了的,拐点也往往很戏剧化。这才符合复杂性科学逻辑。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人家成功的办法,你照搬过来就是成不了,为啥,因为你不是他,而他当时,只是碰巧天时地利人和都到位了。(当然,你也会有你的天时地利人和。)
1
樊登有几个魔性的数据,比如3千万个用户,1万个代理商。为什么说魔性呢?因为想象一下,这就类似于一个公众号作者被3000万人关注,这是多么恐怖,而它背后庞大的代理商团队,全中国可能也找不到第二家了。
这样的增长逻辑是怎么实现的呢?有个小秘诀,叫做“服务”。
是不是很土?可问题是这么土的用词,在商业模式上讲,却充满想象空间。因为知识付费如果产品对了,很容易起量,但却不容易保持粘性(人都有审美疲劳),但服务这个词却能极大解决粘性的问题,让人留住、持续付费。
收入=量x价,没什么新鲜的,持续的付费使得量稳定、价的价值就能凸显出来。
2
那我刚才其实还说了一点,叫做“如果产品对了”。那樊登的产品里,什么对了呢?他有一个做法没有作死,就是没做所谓的平台。
太多知识付费的平台,上面的内容都是各路的IP、或者CP供应商供应的,一旦品控不合格,就很难确保高质量,掉粉只需一分钟。
而樊登的一切内容,都是樊登生产的。这就从源头确保了一个大家认可的点。之后再基于此包装成无论任何产品,就都有了根。
3
文末的樊登,分享了一个小的看法,也是近几年很经典的一句话,“我说的都是错的”。这点我很认,原因开头也提到了,凡事只看适不适合,不看对不对。
道理再对,不在读者听众能接收到的频道上,都是白瞎。合眼缘,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