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正确,可能根本是两码事。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发现——
正确的人,未见快乐;
快乐的人,未见所有事正确。
记忆里曾碰到这样的场景:哇!工作出错了!
完全是那个当下无法想象得到的原因,在必须指出时,对方没有立即反驳推诿,代之的,反而是因为没想到她还会犯这样的错误,而被自己行为的不良后果,逗得哈哈大笑!
那不期然大笑的样子,如此通透自然,甚至还带着一点午后阳光的明媚爽朗,一下子刻入记忆。
原来,犯错不全是必须要请求原谅的,也可以云淡风轻、没有关系的吗?
活在未知和无常中的我们,世界多变,我们又如何能一切稳定,日日循规?
犯错儿这件事,的确会增加我们面对的风险,以及被动的概率,但并非总需这般严肃,严阵以待在所有的情境。
从小被严格要求的小朋友,还有因为犯错,动辄被惩罚训诫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以“完美”的要求时时自省,自律前行。
只是,这份被内化的严苛要求,常常会在一个人脆弱的时候,反而逐本加厉,变成自己对自己的不满,高擎教鞭,不舍训斥:
不——可——以!
你/我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这太不应该了!
你/我也太差劲了啊!连这都会错!真真没用的家伙!
简直就是垃圾!那么简单也不会吗?!
你/我是猪吗?猪都比你/我聪明!
你/我这么没价值,真是还不如S了算了!……
于是,不被接纳的『行为』,升级为不被接纳的『自己』:
- 轻则愤怒外化,寻找能PUA的替罪羊;
- 重则自我攻击,羞愧抑郁,陷入情绪;
- 继而发展到症状,甚至采取极端行为。
所以,当家长们手握控制的大权,相信唯有“正确”才是一切的法宝时,我们又可以保证自己每每事事、准确正确吗?
如果不能,在我们的亲子关系里,可不可多考虑一点“快乐”的占比,哪怕是为了留下凛冽人生,彼此生命中寒冬暖阳般的记忆?!
冬日渐寒,已值小雪天气。愿错对无妨,一如秋天的温暖,阳光的记忆,欢乐永在 你我的心里。
我是水沐。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