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

我是一个很念旧但也很健忘的人。


凌晨无数种构思一旦到了下班的点便消散得无影无踪。很有必要给自己建立一种反馈机制,哪怕是随随便便唠几句,权当是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其实这样想好像就没那么大压力。作为一个晚期选择恐惧症患者,对每一个字、词、句的安置与斟酌显得有些痛苦,相反,我更乐意随性一点,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说起具体化的内容,我平平无奇的日常好像也没啥新鲜的。但当我想起好朋友分享的“蝉”,我又觉得身边的小确幸实在太多太多,我写不出来那种感性的东西,但偏偏自己又是如此感性。果然写作和思考根本是两码事,有些必要的思考总是昙花一现,我不愿它们成为“弃子”,我要把他们捡回来。日子在不停前进,身边的一切都在记忆中后退,我必须认真的活在每一个细节,热情拥抱他们,因为这才是对时间最简单的珍惜。



收到几条消息:“羡慕大城市”,“看着你们发财勒”,“GAP越来越大了”......作为这个小群里最不是个东西的我常常被吐槽道。记忆嗖的一下窜到了十年前......“卧槽,这个叫*章的是不是脑子不清白,481分来七中读书?”谁能想到如此秀气的少年脱口就是国粹,这就是璐子——476分的大冤种,我在旁边寻思着417分的分数线咋请来了这两尊大佛,我小小435躲在角落气都不敢喘一下。本以为属于我的那个夏天跟《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样“可歌可泣”,直到我们成为当地所有网吧的会员我才意识到,我的青春结束了!那时所有的记忆已经碎成玻璃渣子,当然我也不情愿再将它们拼凑完整,在我看来,这一颗颗温存只有散落满地才不由得让人倍感温馨。

尽管后面的路各走一边,但起码我们属于一个空间,少不了一些交集,对于他们,没有想念那么粘,没有想望那么热,只是稀薄的荣华。因为名字里有“章”——“脏”,后来481分变成了方言里的“濑锅”,从来都是最成熟稳重的小胖子如今却漂到了北京,跳脱的璐子终究还是保守起来了,心甘情愿的成为曾经最讨厌的“园丁”。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我们都将拥有美好的人生。对于他们,从前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占有欲,但是我无法成为其全部的课题,总会有大风将我们吹散......近段时间我改观了,其实我一直将其引以为傲,至少在我需要的时候,他们从未走远。不需要太多的寒暄,我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分道扬镳,但在他们身上我不是任何人也可以是任何人。



其实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无话可讲了,习惯性的靠大脑运转,原来真的有很多东西靠文字表达不出来。对于文学大家愈发敬畏,我在想到底是怎样的细腻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好像有一点小苦恼了,但更多的是一种满足感吧,我喜欢这种状态。接下来找找自己的脉络,训练整理思路,至于内容,我想还是多表述吧,通过具体化反馈,后续再多一些抽象议题的论述,确保逻辑谨慎,保证行文更全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