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继续跟随云老师读《史记》,昨日之前,我在读的内容,都是在记录赵国第六代国君赵武灵王的雄才大略和悲惨结局,前后的鲜明对比,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继续讲赵国历史,主要是讲到第七代国君赵惠文王,也就是第六代国君赵武灵王的儿子赵何。我看了看他的所作所为,简直比老爹一点都不遑多让。
既然赵何表现如此优秀,那老爹被困三个月而活活饿死这件事,史记给的解释是赵何年少无知,这个理由就颇有点难以服众了。
同样是帝王,康熙12岁都能够搬倒权臣鳌拜,你要说一个在位的帝王,三个月竟然不能救下被困的老爹,这话谁也不信,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他的邪。
赵何的优秀,就在于他的识人用人,并且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才是最厉害的。乐毅被赵何用作征战四方,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蔺相如被放到相位上,他把朝堂管理得和谐又有趣,蔺相如和廉颇两人的相处方式,千百年来都被人传颂,至今大家说起来“将相和”,必然想到蔺相如和廉颇;弟弟赵胜,则留下了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美名。
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分别是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而在赵惠文王时代,赵国更是出了赵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同志,七个大国,也就只有四位排得上号,这是非常荣耀的一个称号。
有赵惠文王、平原君、廉颇、蔺相如、赵奢、乐毅等等牛人守着赵国,难怪战国时代的赵国,是唯一能挡住秦国东进的强国。
著名的渑池之会(公元前279年),让蔺相如的威名享誉七国。同样是诸侯国君会面(武关会盟公元前299年),楚国就没有蔺相如这样的牛人镇守,楚怀王也没有赵惠文王的那种胆识,既然楚王胆怯,秦王那就嚣张地扣押了楚王,最后楚怀王留下客死异乡的结局,为天下笑。
而秦王故技重施(同一个人施计,时间正好相差二十年),楚王当初为何要往坑里跳呢?这就是楚王惧怕秦王的因由了,强者为尊的时代,退一步那就是万丈深渊,前进一步,那就是逃出生天。
赵王在蔺相如的谋划下,君臣合力,坚决不让步,秦王就惧怕起来,因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只好放赵王走人。而楚王竟然丝毫不做提前准备,就去赴约。那岂不是傻瓜一个(实际上实力不行,准备也是白搭),那是什么?
渑池之会为何赵王安然无恙,同样的武关会盟就成了楚王有去无回的死地,这个话题,我觉得很有意思。
同样的一个秦昭襄王,用的同一个计谋,却是达到了不同的结果。尽管时间相差二十年,但是,二十年的岁月,一直都是强者为尊,弱者挨打。
年轻时的秦昭襄王,估计还真有点给敢打敢拼,因为敢于拿自己生命做赌注,所以把楚王一抓一个准。等到了二十年后,秦国虽然更为强大,而其他六国好像都越来衰弱。但此时的秦王,反而不敢和赵王拼得同归于尽。
再说,秦王早有准备,在武关埋伏了人马,楚国的部队被秦军拦截,武关紧闭,楚王那就是瓮中之鳖。虽然这个武关是秦楚韩三国的边界,但是韩国这种小角色就忽略了,实际上还是秦楚两国说了算。楚国兵力势弱,军队被秦国揍得大败。
虽然渑池也是秦韩赵的一个边界,而秦国一向在赵国跟前拿不到好处,秦军和赵军也是互有胜负,不分伯仲。此时(公元前279年),秦王也会掂量,两国国君都在渑池,倘若死磕,两国国君就成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两国大军也会在渑池外打得昏天黑地,乃至成为秦赵决战之地,毕竟秦军也一时无法击退赵军,有大军掩护,赵王有那个空隙从而离开。实际上,秦赵决战,一直等到19年后的长平之战,秦军才灭掉赵国的主力部队,自己也是损失惨重。
说来说去,还是军队的实力问题,也是君王的个人魅力问题,还是各国大臣的运筹帷幄的问题。军队实力是保证,君王个人魅力和各国大臣的运筹帷幄是前提。
也正是秦王看到赵国君臣的团结一心,其利断金,不容小觑,当然会想见背后的部队,也是用之死战。这才打消了秦王想留扣赵王的心思,归结到底,也是秦王知道自己会付出惨重代价,还不一定能留下赵王,那还不如大大方方放人走。
而楚王比起来赵王,军队打不过,一会会功夫就被击退出武关,楚王根本来不及退出来。换做赵王,赵秦两军对垒打生打死,带兵的可是名将廉颇,那样的话肯定是相持不下,赵王大可以从容退出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