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啥老抱着手机不放?4 个真相家长别再搞错了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

“再这么玩,眼睛都要瞎了!”

这些话是不是你每天骂孩子的口头禅?可骂归骂,孩子该玩还是玩,亲子关系反倒越来越僵。

近期收到很多家长的吐槽,孩子玩手机完全控制不了。

玩手机时心情愉悦,放下手机“灵魂”就无处安放。

今天咱们再好好说说孩子手机成瘾的事儿,把家长容易忽略的 4 个真相讲明白!

一、不是孩子 “管不住自己”,是大脑被手机 “勾住了”

心理学实验发现,手机推送消息、游戏通关的设计,跟 “斯金纳箱” 原理特别像 —— 孩子每划一次屏幕,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东西,让人瞬间觉得开心。

可要是天天这么高频刺激,大脑对 “快乐” 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最后就像 “嗑瓜子” 一样:明明不饿,可一颗接一颗停不下来。

家长容易犯的错:总骂孩子 “没毅力”“不自律”,却不知道他们的大脑早就被手机 “训化” 了。

想让孩子戒掉这种依赖,靠打骂根本没用,只会适得其反。

二、孩子沉迷的不是游戏,是心里的 “苦” 没人懂

就像冰山一样,孩子抱着手机不放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其实是他们的心理需求没被满足:

·觉得自己没价值:学习不好、总被家长说 “没用”,只能在游戏里当 “王者” 找存在感;

·心里空落落的:爸妈总忙着工作、刷手机,没人陪自己,手机就成了解闷的 “伴儿”;

·想逃避现实:作业太多、跟同学处不好,躲进手机里就不用面对这些麻烦了。

·扎心的事实:你要是总把手机当 “电子保姆”,让它陪孩子打发时间,就别抱怨手机把孩子的心 “偷走” 了!

三、你天天刷短视频,孩子当然跟着学

有研究显示,76% 爱玩手机的孩子,爸妈自己也是 “低头族”。

儿童行为学里说,孩子会通过模仿学做事 —— 你一边骂孩子玩手机,一边自己抱着手机刷个不停,孩子只会觉得 “你双标”,根本不会听你的。

想改变?推荐你这么做:

·定个 “全家不碰手机时间”,比如晚饭后 1 小时,一起看书、打球、聊聊天;

·要是当着孩子的面用手机工作,就跟孩子说清楚:“妈妈现在用手机是为了工作,不是用来玩的。

四、越不让玩越想要玩,用 “家庭规矩” 代替断网

心理学早就证实了,你越禁止孩子做一件事,孩子越想做,最后就变成了 “你不让我玩,我偏要玩” 的权力争夺战。

·跟孩子一起定规则:签个 “手机使用约定”,比如每天只能玩 1 小时(就定在晚饭后),要是超时了,第二天就少玩一会儿;

·用别的事填补空白:带孩子去爬山、一起做蛋糕、周末去露营,让孩子发现 “现实里的事儿,比手机有意思多了”;

·慢慢减少时间:要是孩子现在每天玩 4 小时,先降到 3 小时,只要做到了就给点小奖励,比如陪孩子做一件喜欢的事情,帮他慢慢养成自控力。

写在文末

手机不是 “敌人”,好好陪孩子才是关键!

其实想让孩子不沉迷手机,根本不用跟手机 “斗”,关键是让孩子感受到:

你的拥抱,比游戏里的段位更暖;

你认真听他说话,比短视频更能让他开心;

你相信他、尊重他,比嘴上说 “为你好” 的控制,更有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