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每个人从小就会背的古诗,告诉了我们——香喷喷的米饭是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收获,是他们用一滴滴汗水换来的。
初秋的一个周末,天气很好,阳光明媚,秋风习习。妈妈早上对我跟姐姐说:“趁着周末,我们去外婆老家——三庄,去感受一下稻田里清新的空气”,于是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出发了。
去三庄的路上,我看见路两边的池塘里有很多盛开的荷花,粉白粉白的非常漂亮。大大的荷叶,像一把绿色的伞,为小鱼遮阳、为小鱼挡雨。小鱼就在荷叶下自由、开心的玩耍。
走了很长很长的路,终于到了三庄,一下车就看见一大片稻田横卧在我的眼前,一片绿油油的,就像一个特大的绿地毯。走近了看,稻子已经长出了稻穗,每颗稻杆上都有一颗稻穗,稻穗向下弯着,好像低头行礼,欢迎我们的到来。看着这些稻穗,我忍不住用手摸了摸,此时的稻穗不是很沉,我剥开一粒稻米,还没有长出大米,我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稻壳里没有稻米?”妈妈告诉我:“水稻的生长过程包括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结实期4个阶段,现在水稻刚抽穗,还没长实呢,每年大概都是在中秋节前后水稻才成熟,才可以收割”。听了妈妈的话,我很期待稻子成熟的景象。
望着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袁隆平爷爷的辛苦研究的身影,是他让我们吃上了又香又甜的米饭,解决了我们缺粮的问题。生活在富足时代的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大米。
今天我认识了稻子,了解了稻子的生长过程,收获了很多。我们还拍摄了稻田、稻穗的照片,作为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