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逃离体制内似乎成为了一种流行。
过去,多少人挤破头皮都要钻进体制内,而如今却出现了许多拿着铁饭碗还要扔掉的疯子,这在老一辈人看来就是一种接近于自杀的行为,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作死”。
于是很多人站出来辩解,“不,时代已经变了,在体制内我们的才华根本无法施展,只有出去,到体制外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梦想。”
对于说这些话的大部分人,我的态度是:没错,你们就是“作死”。
这个时代有所谓怀才不遇的人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可能真的有很多,过去,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个人想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有才可能确实很难,因为信息传播不出去,你再有才,别人不知道啊!
但是,现在呢?这是一个恨不得快要把你剥光了站到所有人面前的时代,过去,人们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其他人不知道,如今,你看看多少人的朋友圈设置了仅能查看三天之内状态的权限,移动互联网,也就是手机,已经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你如果有才,想不被发现都难的时代。
这时候,似乎体制内就成为了很多人的替罪羊,可怜的体制内,曾经的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现在却被无情的诅咒和唾骂。
“体制内的人都是混吃等死型。”
“在体制内学不到真正的本事,浪费青春。”
“体制内制度黑暗,有才的人根本无法施展。”
于是乎,体制内便成为了很多人无所作为的挡箭牌,成为了被口诛笔伐的对象。
但是,我想问一句:那些在体制内都混不好的人,哪来的才华就自信自己一定能在体制外混的很好呢?
体制内阻碍了谁的发展
如果我没有记错,现在互联网行业的很多牛人都是体制内出来的,像罗振宇,马东都是从央视离开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可他们二人在离开视的时候都已经接近40岁,可谓老夫聊发少年狂。
所以有人说,要等到这个年龄在去创业,风险感觉好大啊,一旦失败连再次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表面来看确实如此,时间不站在他们这边,但事实却恰好相反,那些体制内郁郁不得志,30出头,甚至不到三十就匆忙逃离体制内的人,虽然看似拥有年轻的资本,但可以说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而像马东,罗振宇这样的创业者,当他们还身处于体制内时,就知道,如果有一天要走,也不可能是拎包走人的状态,因为在体制内工作了十多年,并且还在业内有一定地位,他们将来不管干什么都有相当多的资源,即使初次尝试失败了,也能很快再东山再起。
是的,那些把每一天都把自己当成打工者的人,体制内似乎真的阻碍了他们发展,可离开体制内,就真的能发展么?
只有把体制内当成平台,每一天都是给自己打工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你还想逃离体制内么
身处于三线城市体制内企业的我,曾经无数次的希望逃离体制内,过去两年多,我也时常午夜梦回,辗转反侧,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动力,在黑暗中悄悄的问自己:每天做着相同枯燥的工作,有意义么?
可我越是挣扎,越是想知道答案,就越感到彷徨失措,就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按到水里无法呼吸一样。
到后来,身边陆陆续续有一些同事辞职,当时我很羡慕,为他们敢于做出改变的勇气所感动,貌似他们终于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可惜,童话故事美好,但你却始终不能翻到下一页。
在之后与他们的联系中,我了解到,除了个别人过上了自己所希望的生活外,更多的人在感受了几天不被人管,看似自由自在的生活后,反而活得更加迷茫和焦虑,他们和我讲:“过去,还知道自己该抱怨什么,现在连抱怨的对象都没有了。”
于是,我慢慢的明白,那些很多想逃离体制内的人,并不是他们所说的,因为体制内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或是体制内制度黑暗等,这些只不过给自己能够逃避现状而找的借口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大多数人无法忍受现在平庸的自己,而又不愿意从自我找原因,做出切实有效的改变,于是便将这一切都推给体制内,认为自己只要逃离了体制内就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是,有些人真的选择离开了,但却发现外面的世界无奈远远大于精彩,而有些人选择继续留下,可依然浑浑噩噩,但却尽其所能的攻击体制内,以此来发泄自己心中的郁闷,可这,又有什么用呢?那些想逃离体制内的人,并非厌恶体制内本身,可能他们厌恶的是自己内心深处那个软弱的自己,他像魔鬼般折磨你,使你抓狂,让你绝望。
但,一切使我们陷入绝望的原罪都是我们自己,而能拯救这一切的,也只有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