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则全无。然事实上佃农不能个个这样终年无一天休息地做苦工,稍一躲懒,亏折跟来了。这就是中国佃农比世界上无论何国之佃农为苦,而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之真正原因。"这是主席在《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中的一段总结。
主席一直坚持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将每一个数据落实到笔上,才能真正看清事件的全貌。这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让他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而这本小册子,作为主席社会实践之物,一直鼓舞着后来人,将精力投入到扎实的基层工作中,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用细致的考察还原百姓的生活,为人民做出真正的贡献。它更为主席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早在求学时,主席就提出,既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他说:以往思想界“很少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结果,“凑热闹成了风”。“实事求是”早在主席心中扎下了根。
调查时,主席专门选了位正值壮年,身强体壮,在农业生产上是一把好手,能够用一己之力耕种租来的十五亩田地的小伙,且他父母双亡,仅有一妻一子,妻子能够在家中做家务,还可以帮忙,孩子能替他放牛。这样的一家在当时的佃农中可谓突出。
主席一个个列出:食粮、猪油、盐、灯油、茶叶、种子、肥料、农具消耗等一一项,其中仅农具消耗一项就包括犁,铁耙、锄头、箩筐等十五项,而锄头又分为挖锄、田锄和薅锄三种。
还有一家三口一年的吃穿用度,最终算得一年的总支出为:一百六十七元三角六分五厘五。
就算把口粮结余也归进收入,一年辛勤下的总收入约为:一百四十七元七角二分。比支出少了一九元六角四分五厘五。
这一结果震惊了他们,因为在计算收成时,是按风调雨顺加上全年无休计算的。且支出中,也没有加上家人可能因生病所产生的花费,也就是说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是入不敷出的。
至此,主席深刻认识到了当时社会对普通农民的剥削。而地主们依仗强大的势力,是不会调低租金比例的。这就意味着农民们在当时,没有任何机会获得一个安稳的生活,他们只能通过借高利贷来弥补缺口,最终被高昂的利息压得喘不过气来。
而后的岁月里,主席的脚步从未停止过。34岁的他身着蓝布长衫,脚穿草鞋,提着装有笔纸的布袋,用月余的时间,徒步700余公里,足迹遍布湘潭、湘乡等5县。用实践行动又写出了《寻乌调查》和《兴国调查》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