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南站医疗点隔壁,是志愿者们的汇鑫家。
午饭后常去串门,看到她们已经饭后哈欠连天。
今天中午我在给大中学生做沟通的培训,她们已经困意明显,难以抵挡睡神的召唤,小声地催促我早点结束。
她们说哪怕昨天晚上明明睡得很好,如果不小憩一会,下午工作就会提不起劲,困意满满,变成“特困生”。
普遍的一种说法是:
“酒足饭饱后,血液流到了胃肠道中,大脑供血不足,所以容易晕乎犯困。”
这种解释其实是不科学的。
虽然吃完饭后,大脑供血量会有波动,但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变化度不明显。
脑血管有自己的调节机制,会使脑部血液供应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状态。
对健康人群来说,一般不会说吃顿饭就导致大脑缺血了。
这群姐姐们经常要问我,吃完饭就犯困该如何应对?
我认真去查了资料,有以下几个方法:
1. 饭量适当,饮食均衡
饭量:适当控制,吃“七分饱”。
种类:食物多样,均衡搭配,以粗粮、豆类、薯类代替部分精制谷物(占全部主食的1/3左右)。
增加绿叶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适量的鱼禽蛋瘦肉等。
2. 减少高脂肪、高碳水食物摄入
泡面披萨、炸鸡啤酒、蛋糕甜点、含糖饮料等高脂高糖的食物要少吃,减少胆囊收缩素和胰岛素的大量分泌,容易犯困。
3. 适当运动,加强锻炼
饭后不要坐着不动,可以出门散个步,或者过半个小时,做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深蹲、骑行、靠墙静蹲等,让身体兴奋起来。
4. 适当多喝水
研究表明,喝水能够让你的大脑提速14%,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减少困倦感。
5. 适当喝些功能饮品
可以在早、中午之间喝些咖啡、绿茶等提神醒脑的功能饮品,赶走瞌睡,保持大脑兴奋性,同时能较少影响夜间睡眠。
6. 中午小睡
如果实在太困,吃完午饭后,可以小憩15分钟左右,不仅能有效缓解犯困状态,还能提高下午工作效率。
饭后犯困,其实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它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食困”,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