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不同,幸福的理念和追求各有千秋。年少无知就建交的真挚友情,跋涉人生几十载,起落哀愁共互勉。岁月的洗礼,她们依然保存花样年华一样纯洁的友情,一份永不褪色的友情,是一辈子的福气,是一生的幸福,是前世的福报。我敬畏经久不衰的友谊之花。
又是良朋相聚时,几朵金花这次欢聚的地点相约在李老师逸泉山庄的别墅。她们都是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多年的相聚都是轮流到某个同学家里搞餐宴美食。金花们都是家庭温馨,事业有成,孩子优秀的成功人士。
秀姐邀请我参加她们同学的聚会。其实,我跟秀姐的几个同学不熟,本想拒绝她,可我俩有缘都爱好文学,同住一个小区。她为人处事影响着我,改变着我,让我正视缺点,提升自我。因为她随和的性格,热情地待人,阳光坦荡的胸怀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她为人师表,赤裸的爱心奉献给学困生,每年协助区的关工委联系企业老板资助农村小学家庭困难的学生,义不容辞地乐意把助学金落实到位。秀姐能言善道,说起话来一副官腔的格调,高格局大气派,识大体,幽默风趣诙谐。
我开车载着秀姐来到李老师所住的别墅。李老师笑盈盈地开门请我们进屋,别墅的厅堂书墨飘香,温馨儒雅气派。李老师在某职业学院任德育科长,天生丽质,年轻貌美,随和亲切。听说去年,她和秀姐在广州逛街悠闲玩乐时,曾被旁人误以为秀姐跟美女媳妇一起,说她婆媳关系融洽。可想而知李老师的魅力不减当年,而她的孩子已留学海归,最近高职于广州某高校工作。跟随她来到茶室,品茶间已坐着早到的五朵金花。
坐下闲聊时,我发觉旁边的她沉默少语,温柔娇气,看着她穿着打扮的气质,我忍不住问:“你是刚毕业出来的新老师吗?”这一问逗得她们偷偷地笑,不知道是我的愚味还是岁月没有给她留下痕迹,让人看不出实际的芳龄。原来她的孩子已读某名牌大学,就要毕业的高才生,而黎老师还是苗条淑女君子好逑的模样,若男儿必倾慕,若女性唯羡慕。
秀姐向我介绍她们时,幽默地说:“冯老师,霍老师,张老师,黎老师跟女主人是‘亲生’同学;而这位胡老师和我属于‘疏堂’同学……”这一说,引起大家哄笑,我接着问:“同学之间何为亲生与疏堂?”李老师笑着说“‘亲生’就是一起浸咸水( 读中专师范),‘疏堂’就是函授大专的同学。”“亲生的不如疏堂的亲。”秀姐打趣地说。我觉得尴尬,问:“那我是大家的哪类同学呀?”秀姐脱口而出:“半路同学!”……
我们欢声笑语中一边畅谈生活锁事,一边品茶尝各样的食物,等待一个“亲生”同学正从广州坐地铁赶来。冯老师朴实友善,低调不语,手脚停不住,为大家泡茶送水,乐意为大家服务。霍老师身材高挑,举止自信恭敬从容,言谈优雅风趣,她的孩子本科快毕业了。我第一次见张老师,她给人的感觉小巧玲珑。她留着学生装,斯文白净,健谈直率,说话时总一脸笑意,她的孩子已安稳入职。斯文安静的胡老师跟秀姐相识几十载,是秀姐的知己,情同姐妹。胡老师退休多年,正是含饴弄孙的时候,可孩子一家在国外安居,要探望子孙,她得漂洋过海。
谈笑中不知不觉已一个多小时了,大人物肖教授终于光临,只见她留着像男儿般的短发,圆圆的脸上带着眼镜,S型的身材渗着女性的美,谈吐间感觉她雷厉风行,领导的范儿,名副其实的广州某大学的行政人员。
人齐开饭啦!席间,举杯畅饮,可惜我开车,与美酒失之交臂。她们吃喝的同时高谈阔论往日曾一起的生活轶事,难忘的省城故事重翻旧谈。秀姐如天真孩童讲得非常鬼马,津津乐道,惹大家笑得眼泪水都溢出来啦。原来秀姐与她们经历很多大城小事,乡下妹子大乡里的趣事。如肖教授与广东某某艺人同住一小区。当她们第一、二次到肖老师家做客时,得知名艺人也是同住一栋楼。于是,她们便带着好奇,带着仰慕,带着童真悄悄地去某艺人的家门口东瞧西望,感受一下名人的不同,当望见其家门口的摄像头惊恐万分逃离……
她们保持童年的纯真友情,没有掩饰无知,不担心显露缺点;她们相处心情舒服,快乐无忧;她们如一片阳光温暖着我前行。她们的幸福指数传染给我,相聚的温馨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