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被判决了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一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北岛(1949~),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原名赵振开,另有笔名石默。浙江湖州人。
1969年高中肄业后任北京第六建筑公司工人。70年代初开始写诗。1980年起任《新现察》、《中国报道》编辑、北京飞达(集团)公司干部。1979年3月在《诗刊》上发表《回答》,引起强烈反响。他的诗具有沉郁的激愤与冷峻的思考,风格凝重、意愉朦胧,采用隐喻、象征、通感、意象等多种表现技巧和手法,表现出曾经狂热和失望的诗人对现实的审视,对祖国命运的思考,对人类自由的追求。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回答》、《结局或开始》、《雨夜》等。1986年被评为“我最喜欢的中青年诗人”。同年出版的《北岛诗选》获1985 ~1986年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他的小说风格独特,多用意识流及象征、隐喻等手法。短篇小说《稿纸上的月亮》,中篇小说《波动》较有影响。出版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与顾城诗选》、《午夜歌手 北岛诗选 1972-1994》、《在天涯北岛诗选》,小说集《归来的陌生人》、《波动》,译作《北欧现代诗选》、《索德格朗诗选》。
他的诗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北岛早期的请歌,也是诗人的代表作。
要“回答”,就要有回答的起因,回答的对象。诗人的回答对象很明显,就是那沉闷的社会现实,充满悖谬的十年浩劫。诗的开头就是对那现实的描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座右铭”。
这是怎样的世界呀!那虚伪的天空中,到处是用金词丽句、空洞赞颂涂抹的东西,到处是通行者的乐园。当然,还有死者。那不屈的身影已经弯曲,绷得很紧,充满着力量的美,显得更加不屈。
诗人要问,要控诉,愤懣之情道于言表。不是冰川纪,何以到处都是冰凌?新的航道已经发现了,为什么千万艘船只还在死水一潭的死海中盘据、相竟,眼睁睁地等着沉没?
这些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诗人要回答这样的疑问。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什么,要做什么?诗人说,他是来判决这世界的。诗人只带了纸、绳索和身影。诗人要用自己的诗来审判这世界吗?诗人要用绳索来处决那虚伪的世界或者那些卑鄙者吗?诗人准备用自己的生命來殉自己的理想吗?反正诗人不相信这样的社会,诗人准备反抗。
诗人心情激动,大声疾呼,唱出了心中对虚伪现实的怀疑和否定。这是一种决绝的怀疑和反抗,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同情。即使有太多的反抗者和挑战,诗人仍然愿意做其中的一员, 挑战者的队伍增添一份力量。
如果虚假的世界如海洋的大堤在海浪的冲击下崩溃,如果平地因为地心岩浆的奔突而被撕裂,诗人愿意承受所有的苦难,咽下所有的苦水,诗人愿意做被撕扯的胸膛,让人类选择更好的顶峰。诗人的心中充满着英雄式的悲剧情结。同样,诗人的心中也充满了希望,来自古老祖先的希望。从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中,诗人份佛看到一片纯洁的天空,闪现着漫天星斗的天空。
诗歌大量运用象征手法,那些象征性的形象又带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尽管这象征的形象相对直白,但是并没有影响诗歌的感性特征。“冰凌”、“死海”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现实生活的困境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