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菜市场买菜,看到水果的品种多了些许,仔细看看,原来是石榴,透明白籽儿的石榴被剥开放到旁边共顾客品尝,又到了吃石榴的季节。
家乡的石榴是红色的,一个个有成人拳头两个那么大。用刀子轻轻划开一道口子,那跳跃的红色就露出来了。两边手用力一掰“喀嗤”引入眼帘的是颗颗饱满的,充满精神气儿的火红小石榴籽们。
石榴是晚秋的水果,家里那会,已经很冷了。前两天看爸妈发来照片,出游都要裹得厚厚的冲锋衣和围巾,在一个杨树根雕下笑的灿烂。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在成熟的时候冻着了,所以石榴的籽儿才那么红,那么红。汁水才那么极端,甜的满足,酸的生津。
石榴的念叨
前些日子,爸妈寄来了些石榴。刚刚收到2天,妈妈便在电话里问我,石榴吃完了没有,我一阵惊吓,要知道,她差不多寄来了20个比两个人拳头大的石榴。这要吃完了估计我明年也该被冻成很红很红的了。一边问还一边念叨,“你爸不会买石榴,买的都是酸的,本来一半甜,一半酸,后来。。。”当然我对酸甜到不挑,如果要说挑,那我宁愿挑酸的。这就难为了每次给我卖水果的老板们。去菜场卖水果,总得问问酸甜。“你这葡萄酸吗?”“不酸!!特别甜!!”于是我拉着我妈的手走了。留下老板的不知所措和我妈长长的解释声“她要酸的……”
问到我石榴的质量的时候,我诚实的回答“甜石榴坏的多,还有没熟的”她便开始在电话那头指责起在厨房做饭的爸爸起来:“你看看,你在哪里买的石榴,都不熟,还坏了…”日常的唠叨我忍俊不禁。好像我就坐在家里看电视,我妈刚下班回家陪我聊天,我爸在做饭那样。真感谢贝尔发明了电话,5000公里的熟悉感就这么传递过来了。
不拘小节吃石榴
关于石榴的吃法,我倒是没什么讲究,抱着啃或者剥出来都行,反正只要能吃到嘴里的就是好石榴。自己吃就更加不讲究,记得小时候走路走累了,姥姥从包里掏出来一个大石榴,我一边费力的剥着皮一边不耐烦的上嘴大啃起来,现在还依然保持着这个原始的传统。不讲究,能吃就行。两个人吃就讲究一点,总不能一起抱着石榴大啃特啃满脸满嘴的红汁水对着对方嘿嘿一笑吧。。
所以我总会把石榴籽剥在玻璃碗里,透明的玻璃,饱满的石榴籽,吃起来也享受。在手指被染红之后我想起了初冬的高中,妈妈总是剥一碗石榴进我房间叫我边写作业边吃。而我也总是急不可耐的抓一大把塞进嘴里大嚼特嚼。当时只是觉得有剥好的石榴吃真是幸福,现在觉得给家人剥石榴也是一种幸福。
“酸”和“甜”
我是爱吃酸的石榴,不光是石榴,大部分的水果都爱吃酸的。曾今生吃柠檬吓得大家大流口水的事情也是有的。不过柠檬的酸和石榴的酸是不同的。虽然属于不同的水果,但是柠檬确实要比石榴酸的多,哪怕是最酸的石榴也比不上。酸石榴总是便宜一些,大概因为大家都偏爱甜石榴。酸石榴的籽儿相较于甜石榴要红的没有那么张扬,有点内敛的红色,并且也许由于糖分不多,所以大部分的石榴籽都是完好的,晶莹剔透的。
石榴的酸是凌冽的,不会酸的闭起眼睛,慢慢咬破表皮,凌冽的汁水在你最终肆横的时候,一下子竟精神起来了,吞下一大口,真是爽快,又迫不及待的抓第二把。
但,那么多人喜欢吃甜石榴不是没有道理的,甜石榴的甜是甘甜,并不腻人,火红的籽儿,甘甜的汁水。说它甘甜似乎又比甘更上一个层次,更浓厚一些,热烈一点,但还没有到腻人的程度,酸石榴,甜石榴都是吃不厌的,两个极端,都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如果像我一样有创意,也能混合着酸甜石榴一起吃下,但并不能衍生出新的酸甜石榴品种,由于这两种酸甜都已发挥到极致,所以混合的微妙只是甜中和了些酸,但还是酸甜分明的,浓厚和凌冽的融合。
吃石榴,你吐籽吗?
为什么要吐籽,石榴籽真的很好吃啊。跟葡萄籽的苦涩口感不同,石榴籽嚼起来是香香的,而且越嚼越香。一些人不喜欢它的口感,硬邦邦的觉得没什么吃头,因为不爱吃石榴籽,所以也不爱吃石榴,边吐籽边说“哎,真麻烦!”真是为石榴打抱不平,明明石榴就是要跟石榴籽一起吃下去才最好吃。当然争论吐籽不吐籽实在没什么意义,不过是个人习惯罢了。
我喜欢整个儿吃,所以觉得越嚼越香。不仅要自己吃,还要拉着别人跟我一起尝试着接受这硬邦邦的石榴籽,不停地宣传石榴籽的好处。大部分是很难扳动别人吃石榴籽的,就像我也不会突然不吃籽了,除非是年纪大的没有牙了。
不过幸运的是,狐狸被我成功说服,彻彻底底的接受了石榴。也开始大口的往嘴里塞,并且还念叨着“这个籽有谷物的味道啊..”我是开心的,不仅接受了籽,还给它一个新的定义和高度,谷物的味道。苹果有苹果皮,西瓜有西瓜子,石榴有石榴籽..我总是喜欢全部都吃掉,完整的接受它的营养价值与可食用部分,也算是一个吃货对果果们的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