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要来分享的是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个人物,秦始皇。
说到秦始皇,我们就会遇到两个主要的问题,第1个问题就是秦始皇嬴政是如何治理天下的?
第1点,政治体制,废除分封制,采用中央集权制,即郡县制,全国分为36个郡,由朝廷直接任命官员管理。
第2点,统一文字,规定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命令赵高、李斯等用小篆编写了《仓颉篇》《博学篇》《爱历篇》等作为标准在全国推行。
第3点,统一交通,统一车辆宽度,修建驰道,提高中央政令和军事行动的效率。
第4点,统一度量衡,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并颁行全国,促进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
第5点,统一货币 ,铸造了金、银和铜币,推动经济发展和贸易繁荣。
第6点,军事防御,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匈奴侵犯。
第7点,法律制度,颁布一系列法律和行政制度,加强统治。
第8点,地方管理,设立县官和监察机构,加强地方行政管理和反腐败工作。
以上我所说的都是秦始皇,是如何治理天下的,而且原来第2个问题我就来说说秦朝二世而亡,是否是必然的?
首先,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开创了很多制度,比如中央集权、郡县制等。但这些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秦始皇在位时,虽然勤政于天下,但他急于求成,推行了一系列急功近利的政策,比如大修工程、严刑峻法等,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然后,到了秦二世胡亥时期,情况就更糟了。他沉迷于享乐,任用奸臣赵高,导致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加上之前秦始皇时期积累的矛盾,比如六国百姓对秦朝的仇恨、地方官吏的贪腐等,都在这时候爆发了出来。
另外,秦朝在统一后并没有很好地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比如与楚国的矛盾就一直很紧张。胡亥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外交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加剧了矛盾,使得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开始反叛。
但是,如果说秦朝二世而亡是必然,也有点片面。毕竟,如果秦始皇当初选定了更有能力的继承人,比如扶苏,并且他能够采取更加宽仁的政策去治理天下,那么秦朝的命运或许就会不同。再者,如果秦朝能够及时吸纳六国士人,给予他们出路,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和排斥,那么或许也能缓解社会矛盾,延长王朝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