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旧文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给我们的大人世界带来惊喜。我常常觉得,只有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的心灵才是最柔软最宁静的。在儿子四岁之前,我几乎每天都是在惊叹中度过的,他身上好像有一个随时能给人以惊喜的宝藏,总是在不经意间让我看到那些深深打动人的生命力。随着他一年年长高,我要面对的已经不止是惊喜和感叹,孩子“征服”我的,也已不止是孩童世界那一片纯真。家人、朋友、同事也说——“孩子每天都给我们制造新问题”。我倒不觉得是问题或麻烦,但有了孩子,生活每天都可能发生新故事。
上幼儿园大班的一天,儿子回家来跟我说:“妈妈,我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了。”
我一惊,冷静地问他怎么知道的,他告诉我,老师讲过了,妈妈的身体里有个小房子,爸爸的身体里有颗小种子,爸爸把这颗种子送给妈妈,妈妈就把它种在小房子里,那个小房子就是小种子成长的宫殿,小种子长大了就是宝宝。
哦,我暗暗松了一口气,引开话题,防止他再问下去。孰料过了一年多,儿子已经是一年级小学生了,突然问我:“妈妈,我一直想不明白,爸爸到底是怎么把那颗小种子送到你的小房子的呢?”
我一时没有思想准备,就糊弄他说:“哦,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他不能释然:“是不是到医院里去,开刀动手术放到妈妈的宫殿里?”
我含糊嗯了一声,他吓得大叫:“啊哟!太可怕了!我长大了可不要生孩子啊。”
之后,他常常跟我说起,牛顿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是科学家,他以后也不结婚更不生孩子。
三年级第一学期,儿子所在的学校好像突然之间风行“早恋”了。有一天他回家向我们宣布:“我们班三分之一的同学在早恋,三分之二的准备早恋。”
当时他们还没有学到分数,他就分得这么明确。我问他:“那你是三分之一里的还是三分之二中的?”
他狡黠地笑道:“我冷酷无情,谁也不喜欢。”
我想了想,跟他说:“小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友好互相喜欢,那不是早恋。”
儿子给我列举了同学们之间“早恋”的事实来说服我接受现实,诸如写情书啊,送小礼物啊之类的。
我心里虽然紧张,嘴上还是说:“就是小朋友之间互相喜欢了也没有关系。”
我决定不在这件事情上大惊小怪,看他还能说几天。午睡醒来,儿子睁开眼睛,笑眯眯地看着我,调皮地说出一个词:“早恋!”他只是对这个说法新奇而已吧?我在他脸上亲了一口,问他妈妈这样算不算和他“早恋”,他笑笑说:“不算,年龄不对。”
过了几天,也是在午睡的时候,儿子郑重问我:“妈妈,你是不是说过小朋友互相喜欢了也没有关系?”
我说:“是啊,怎么啦你喜欢上谁了?”他说不是的,一个小朋友因为“早恋”被他爸爸妈妈揍了。
我轻描淡写地开导了儿子几句,假装自己对这所谓的“早恋”毫不在意。几天后,儿子似乎就忘记了这些事情,再没有听他提及。过了一段日子,我问他最近怎么不给妈妈讲“早恋”的故事了,他毫不在意地说:“早就没人恋了。”我想他们学校的这股“早恋”风已经刮过去了。
一上小学,儿子就发现很多小朋友有可支配的零花钱。一二年纪的时候他好像还不在意,到了三年级他开始跟我磨叽了,可怜兮兮地说:“妈妈,我觉得我是个小穷光蛋。别的小朋友都有钱花,就我没有。”
我跟他讲,没有钱并不代表你就是穷光蛋,你拥有的很多啊。而且,咱家离学校那么近,每天不用坐车不用在外面买早点,需要的吃穿用都有大人操心,你要钱也没有用啊。听了我的道理,儿子不肯罢休,进一步说服我:“妈妈,如果我现在想要什么你就给我钱买什么,等我长大赚了钱,让你穿得华华丽丽,用金币打水漂,用纸币折风筝玩……”
他表情严肃,说得煞有介事,我听着却觉得好玩,忍不住大笑,笑过之后又叹气。我也确实不知道应该给孩子树立什么样的消费理念,正好手头有一百块钱的硬币,全是一块钱的,就给了他,由他自己保管和支配。他不舍得花,一开始也不知道怎么花,但常常拿出一个两个装在兜里,不久就学会给同学借钱或者买些没用的东西回来,一学期下来也就所剩无几了。
第二学期开学不久,他带了小玩具回来,说是自己买的,哪来的钱啊,他得意道:“我同桌抄我一次试卷给我两块钱。”接着说:“她明天会给我一百块呢。”
我问为什么啊,他说:“一学期的抄卷子费用。”
真难以想像这两个小孩子是怎么达成协议的。
我告诉他这钱千万不能要,他也表示听进妈妈讲的道理了。可是过了两天,他还是拿回家一张五十元的纸币。本来已经和他的小同桌商量好要告诉我这钱是他捡的,但看到我郑重的脸色,马上开口说了实话:“我硬不要的,可是她硬要给我,还说她爸爸妈妈不会知道的。所以……”
最终,我亲自带着他把钱还给了那位出手大方的小女生。那个小女生从我儿子手里接过钱后,蹦蹦跳跳地就进了校门口的小卖部。儿子的表情只能用“失落”两个字来形容。
出售试卷事件告一段落。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快要结束了,我和儿子像以往一样“卧谈”。天马行空地谈着谈着,就说到我最近收到了多少稿费,准备用来买什么的话题。儿子一骨碌爬起来,理直气壮地质问我:“为什么妈妈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别人看了就可以有稿费,我的试卷被小朋友抄过了却不能收钱?”
时间飞快过去,又过了两年,儿子自然长高了许多,我也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儿子问我有没有高尔基、叶圣陶等作家著名,我说妈妈不过是个业余作者,可不能跟那些大作家相提并论。他失望地长叹一声,对我的书不再过问。几天后,他忽然说:“原来妈妈的书还挺受欢迎的嘛。”原来他的同学中有人从父母那里读到了我的书,跟他谈起了,羡慕他有个会写故事的妈妈。他有个好朋友听说了也想要一本,我说你就送他一本吧。不料儿子道:“我已经跟他说了,定价二十七块八毛。”我一听乐了,故意逗他:“你们是好朋友,就给他打个折吧,二十五块钱算了。”儿子说不行,并振振有词:“我去书店买书,人家从来不打折。”他还要求我给他五十二本书,他要带到班上去推销,一人一本。我提醒他学校可能不允许学生搞商业活动,他想了想,有些不情愿地作罢了。
周末上完课外辅导班回来,儿子抑制不住兴奋地对我说,他要将他几大箱子的旧玩具整理一下,看哪些可以卖钱。他一边整理一边讲,什么东西有收藏价值,什么东西比较稀缺可以卖高价。果然,下个周末上课外班时,他将自己的一张罕见“王牌”(一种画着玩偶、写着其能量、攻击力大小等说明的小圆纸板)成功拍卖,竞买的小朋友出资两元钱和一辆玩具小汽车,小汽车价值不菲他没敢收,只这两元钱已经是这张“王牌”原价的几十倍了!
受此次事件鼓励,他又计划将他存钱罐里“年代久远”的硬币、玩具箱里各种玩具零件拿给小朋友们出售。我看着儿子忙乎他的宏伟大计,不知道应该如何引导他的“商业行为”,儿子却不管不顾地对我说:“怎么样,我有经济头脑吧?”天真无邪的笑容里满是得意。
但不知为何,有经济头脑的儿子不久之后就对拍卖自己的物品失去了兴趣。一天放学后,他说要严肃地跟我谈谈,原来是打算帮我干活叫我付他薪水。我意识到他又看上什么玩具或者动漫书籍了,儿子痴迷这些,常常要买我们却只是偶尔满足他一下。果然,他说帮妈妈做家务的钱要全部自己支配,打算购买全套的《三国》人物——一种冠以“三国”人名的塑胶人形小玩偶,可以拆胳膊卸腿自己组装。我想了想跟他说,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应该的,但即使我付你工钱也不能全部用来买玩具啊,玩物丧志呢。
他据理力争:“我自己赚的钱还不能想买啥就买啥吗?”
我继续跟他讲道理:“妈妈做家务有人给妈妈工钱吗?妈妈的工资全部用来满足妈妈的爱好和欲望了吗?那些漂亮的衣服、化妆品,我统统喜欢,但买的时候也要看实际生活需不需要……”
我话还没说完,儿子已经气馁了,声明他放弃了这个打算,要另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