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一个思维,在6岁前觉得孩子的数学不用学,等到小学的时候,孩子数学成绩上不去,家长就开始慌了,然后各种补习班,各种施压,最后孩子不光学不好,还在心理上恐惧数学,最后在数学这个学科上一句不振。
数学到底在什么地方学?
家长放大招——无痕教育
其实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想要孩子对数学感兴趣,我们家长要学会有意识的无痕教育,也就是说你要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去识别哪些可以提升孩子的数学能力,并且在教给孩子的时候还不要太刻意,不要被他知道你让他学!
哪些是数学教育的契机?
一、超市、菜市场的买卖。
这个地方能够很好的为孩子提供数与计算的能力,如:15块钱的菜,给孩子20元让他支付,然后计算找回几块,在这里面,可以顺便带着孩子认知5个5个数,也就是5.10.15.20,然后引导孩子知道20和15之前的相差5。又如:一个牙膏18,让孩子自己组合钱,多样化思维的培养,可以组合成为:一张10元,一张5元,3张1元;也可以3张5元,3张1元;也可以18张1元。
在购物中可以认识钱的面值,钱的找退(数的计算),钱的组合等,这些都是无形中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能力。
二、财商的培养
家长放大招——存钱罐的运用
每个孩子都有压岁钱和零花钱,这鞋钱的储存就是统计的过程,如:2017年压岁钱1200,2018年压岁钱1000,2019年压岁钱1500,2020年1800,那么可以做这样的统计图,饼状图、柱状图、线性图,能够让孩子学会数据的统计!同时,这些钱让孩子做出规划,哪些是作为玩具开销,哪些是作为交往开销,哪些是作为旅游游玩开销等等,把每年的这些费用做一个最优的省钱计划,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数学学习的年龄段
从出生就可以开始学,如果更早,也可以胎教就学习,0-6岁的孩子是身体学习,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出生开始就拥有感知运动的学习能力,一切都可以通过身体进行学习,切勿进行被动式的死记硬背,如,家里面购买了水果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大小、颜色、形状等分类,可以把家里面的玩具进行长短、粗细、宽窄、高矮等排序。这些都是寓教于生活,
数学到底在学什么?
大多数人觉得数学就是计算和认数字,认的越多、算的越多就是数学好,这些只是片面的符号记忆,符号后面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也是孩子需要掌握的重点,如:5+5=10,可以理解为我有5个苹果,你有5个苹果,我们俩一共有10个,这是合起来的意思,还有另外的理解,我有5个苹果,你有5个苹果,我把我的5个苹果给了你,你现在有10个,递增的意思。所以,符号的记忆并不代表逻辑关系的理解。
数学的学习包含的五个方面:
1逻辑关系
2规律与推理
3数与计算
4空间与几何
5测量与统计
所以,数学的学习一定是亲自感知实物的操作,然后可以图式的学习,再到符号的学习,不要一开始就教孩子认数字,算算数,你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玩数学,如:空间方位、测量重量、比较轻重、找出事物的排序规律、序和列的关系等等……
所以数学是一门有意识的无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