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九点整。兼职加班。
心又开始痛。不过不再是淹没式的,让人无法动弹,彻底瘫痪。知道可以有所自控了。但是,力量还很微弱。不能工作,只能保持觉察,不被完全吞噬,处于情绪中而不自知。
心疼妈妈,那个苦命无依的女人。漂泊半生,惨痛离场。
由此想到,作为一个人,无论如何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肖申克一样,哪怕身处囹圄,也可以不屈从于命运,寻找和把握一切可能的机会,改变命运,创造属于自己的命运。
即便不能像电影里那样创造出神话般的奇迹,但至少,可以像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的——我抓起一把沙,将它撒落至别处,我正在改变撒哈拉沙漠。
在我看来,这不是简单的阿Q精神。虽然有类似之处。这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对人生彻悟之后,化繁为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比喻,表达出作为一个人,如果是出于主动、有意识,由心而发,从心所欲,身心合一,那么,即使只是抓起一把沙子,放至别处,也可以解读为一个人对于自己身心的独立自主的全然把握,对于这个世界、宇宙的有意识的改变。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与联想,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的解读。对于作者的原话,可能误解,可能曲解。这是我透过那根指月的手指,看到的我自己心中的月亮。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继续以我的角度、偏见,来想象、解读人生和这个世界,明晰属于我的人生观、世界观。
之于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于浩瀚无垠的宇宙,每一个个体都很渺小微弱。发出的光芒有限,留不下什么痕迹。很多人都想证明“我来过”,拼命努力地发光发热。
还有一些人,看似聪明实则盲目、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到终了才感叹生命的短暂,不知道自己来这世间走一遭是干嘛来了,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一事无成,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我想,我是这么认为的,一个人,如果是保持觉知在活着,身心合一,那么即使终其一生,只是个扫地僧,他也度过了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生。这个价值和意义,不是由世俗的标准衡量与决定的。它有点超出三界的意味。
陷入悲伤的泥沼,不能有所动作。看向自己的内心,如此这番感慨。算是偶尔睁开了眼,更多时候是闭着眼睛在虚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