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常泡朋友圈,你会发现很多矛盾的观点,看的越多就越迷糊,如果想从中获得行动准则,那可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
上周某C同学参加了一个工作坊式的烘焙课,起因是一个朋友的邀请,去之前已经知道她们常常聚会,互相已经比较熟悉了。
抱着认识朋友的心态去了,结果全程都是她们相熟的人在聊天,完全是一个不开放的小圈子,所以有点沮丧。
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请放弃你的无效社交》,题目很是醒目,毫不犹豫点开看了。
文章举例说,很多年前认识一个大人物,交流甚欢,互相留了电话,后来遇到困难,想到这位大人物,长长发了一条短信,结果听到两个字:“没空!”。还有一个例子,说一个博士生说自己获得博士学位 之前,很少有人主动找他,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常碰到一些不速之客,很纠结要不要回复他们。
文章明确地表示: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文中有个黑体的段落点明题眼:如果你不够优秀,人脉是不值钱的,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虽然听起来很冷,但这是事实!
文中还有一个举证的例子,说一个人热衷于交朋友,为了朋友,常常忽略家人,因为在交朋友上花了太多时间,自己的水平没有时间提高,倒是朋友们一个个生意兴隆。后来得了癌症,生意倒闭,再找那些朋友帮忙,竟然无一回应。
这种文章分析的头头是道,例子嘛看起来也很自圆其说,尤其是遇到C那样的心境,很是有同感,觉得说到心坎里去了。
同样的朋友圆,你可能还看得到这样的故事:据说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是百万富翁的时候,有个西海岸的商业会谈,要乘四五个小时的飞机,特朗普如是说:虽然会见可能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但我必须亲自去,因为当面不仅有诚意,说不定在会谈的时候还能碰出火花,再说那个城市还有别的人,见一下总没有坏处,说不定下一桩生意的契机就会产生。
上面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杜撰,但下面这个可能是真的。
以前看过旅美作家刘墉的文章,记得里面有个故事,说作者有个演戏的朋友,本来一起约着外出游玩,途中接到朋友电话,说有个戏中原来的演员有可能参加不了,问他愿意不愿意回来替补,刘墉的朋友收拾东西就要返回。刘墉说只是可能,也不一定能上,真的要回去吗?朋友说,我是个演员,这次虽然只是替补,万一上了呢?就算没有上,给大家留下印象,以后有戏也会叫上我,机会不就慢慢多了吗?
想到自己上周的活动,有点失落也是正常的,毕竟她们交往了很久,而突然来个陌生人,彼此不熟悉,没话说也属正常,朋友之间的交往就是多多交流和你来我往才能熟悉起来啊,所以只此一次就退缩回去,交到朋友的概率岂不是很低?
再看第一篇文章,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优秀的人只在有事的情况下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交往,那还有交往的机会吗?大家都那么优秀,估计很少有求人的时候,都不做无谓的交流,还有机会聚在一起吗?还有,优秀的人也不可能是全才,总还有些事情是自己做不了,另一个优秀人也未必做,要是只能是看起来不优秀但人家就是能做这些事情的人呢?放弃不做了吗?
当然,放弃无效社交也是有道理的,在C看来,可能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一个度和选择的问题,用于交往的时间占多少?要跟哪些人说不,跟哪些人保持友谊?当交友和其他事情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作出选择?这种劝告对于现在我们身边非常多为了应酬和朋友不惜牺牲家庭时间、休息时间和身体健康的人特别有用。
罗胖说,现在的学习就是碎片化学习,这给了以刷朋友圈为主进行信息汲取的我们又增加理直气壮不放下手机的底气,但是你有没有也看到这篇文章《你所读的书(文字)暴露了你的阶层?》
哈哈哈哈,如果说刷手机获得如此令人迷惑的观点,那还真不如走出去,与人交谈,获得鲜活的观点和他人的体验,没准有奇妙的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