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妹妹练字就满一个月了,这也意味着,我也快坚持陪妹妹练字一个月了,心里不免有些激动。回想这个假期,可能就这件事坚持得最好了!
可是,最近在练字的时候,妹妹仿佛没有以前“听话”了,自己的脾气也跟着变坏了。事后想想,其中的细节还真是值得我细细琢磨。
细节1:妹妹喜欢在写完一个字的时候就来问我的意见,如果我的意见是不合格,需要重新修改,她的脸色马上黯淡下来,并嘟起嘴吧,仿佛就是在告诉我,她不愿意擦掉重写。
思考1:当每一次碰到这种现象,我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刚开始引导妹妹练字时就不应该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的过关,写完一个,评价一个。以至于她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写完一个就会拿给我评价,尽管我说写完一行,再评价,但这句话妹妹好像没有听进去一样。可是,如果没有一个一个的过关,假如第一字写得不好,又按着这样的标准继续写第二个,最后评价时,一行都要擦掉重写,对妹妹的打激会更大一些,更害怕减弱她的学习积极性。
细节2:对于握笔姿势,妹妹应该是记在心里的,但是在写的过程中总是容易“忘记”,坐在一旁的我,总是忍不住送去温馨提示。本来妹妹是写得挺认真,听到我的话,便显得有些不耐烦,有时会用双手捂住耳朵,有时会直接告诉我她的想法:你在旁边说话,我会分心的。
思考2:在观察妹妹的握笔过程中发现,有时她真的不是故意忘记握笔姿势的。因为有好几次,她一开始的握笔姿势是对的,可是在写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笔画比较难以把控时,她通常会通过“用力”来完成。一旦需要的力气大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好像不能满足她的需求,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换成了另外一种握笔姿势。如果要从笔画开始,对于妹妹的年龄,需不需要那么精准的学习呢?
细节3:近几日发现妹妹在写完一个字时,如果是表现还不错,便会和我畅聊几句,才愿意动笔完成下一个字,可是对于这种行为,我是从心底不愿意接受的,我更加倾向于她能安安静静、写完一个写着写下一个的,于是在此时,又会和妹妹展开一场“争斗”。
思考3:当时的我,还真是有些难。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年龄角度来看,妹妹自然是有很多想法要表达的,而且无意注意的特征很明显。如果阻止她说,字是写好了,但她不开心,担心会给她留下一种练字是不愉快的一种学习印象;但如果不阻止,又怕她一旦养成习惯,日后在课堂上会忍不住和旁边的同学聊天。或许我应该在不练字的时候,和妹妹好好聊一聊练字的规则。
细节4:从一开始练习写字时,我就有目的的引导妹妹观察字的字形结构,希望能提高她对字的“大局”意识。刚开始那一个星期,她快速得掌握了,并能在练字的过程中运用。可是最近几次,她在练字时,总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不愿意看着模板来。一旦我强制,她便会质问我:“为什么要和模板一样?我觉得这样更好看。”当时的我,对于这一疑问,心中没有合理的解释,只能默默听着。
思考4:我想,出现这种现象应该和妹妹一直问我的一个疑问有关:“姑姑,为什么要每天练字呀?”刚开始练字时,我会认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可是在后面,对于这个问题,我就显得有些懒散了,要么答案还是以前那个,要么就敷衍了之。当时是觉得,这个问题明明都回答过很多遍了,为什么还要问呢?是不是因为不想练呢?可是在今天,我突然发现,妹妹每一天都在成长,或许在她听到我的回答后,她每一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思考,有可能当初的那个答案已经不能满足她了,或许我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引导她,激发她学习的内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