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有个谚语,“吃不穷,喝不穷,盘算不到就受穷”
老农民种地,讲究的是未雨绸缪,讲究春播秋收,冬播夏收。
老闫说,我们的麦苗长势很好,关键是我们舍得花大价钱买种子买话费,人家花50块钱一袋化肥,我买100块钱的花肥。过一段时间你看吧,长势就是不一样。至于夏天收多少麦子,那就看老天爷了。就像人们说的那样,我们努力了,把最好的给你了,结果随缘了。
正吃着早饭,街里就有小喇叭开始广播了:“亲爱的父老乡亲,巨鹿某某创业种业(怕锁文)在咱村里回馈新老客户客户来了,来的人免费送农药,送老花镜,有意者赶紧来了,不用你花一分钱,就能把老花镜拿走……”我对免费的东西历来都是持抵触的,世界上哪里有免费的午餐呢?明知道这样,吃罢饭,还是放下碗筷出去了。开始就是想观望一下,手机扔到柜台就出去了。
站在我房脚往哟呵的方向看,见人们三三两两一起向那里走去,还有骑着三轮车过去的,当然了去那里的都是老年人,一说有免费老花镜谁不乐意要呢。
我也就顺势想去看看热闹了,心里说,咱不上当,咱要收集素材去,这不是写文的人应有的做派吗?
走过去,已经围了一圈人了,被围在中间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士,个字一米七左右,长的白白净净,一看就不是个种地的。男士旁边站着一个穿着上衣红色运动服,下身蓝色裤子的女子,女子一米六左右,身材匀称,一看倒是个有力气的女子呢。
只见中间还放着一个小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本子,本子上边放着一副眼镜。谁过去都要拿起眼镜带上试试的,不管是60多岁的还是70多岁的,都会说好清楚。
男士说,这是智能变焦老花镜,随着人眼睛的度数变化。老百姓哪懂得这些术语啊,戴着清楚就是好。
在那一群人呢,我的年龄还是最小的呢,嘻嘻!(后来去了一个30出台的女人,那是后话)
我也拿起眼镜戴了一下,第一感觉就是不舒服,有点晕乎。红衣女人说,你眼睛花的度数不高吧,这是个300度以上人戴的。
后来才想到,他们说的话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当时只想免费送的了,哪里还给人家争论一句话的对错呢?何况,不合适你不能不要啊。
看基本上也有十几个人了,有人说了 给我眼镜啊!
男士说,不要急,不光免费送眼镜,还免费送农药呢。
红衣女子马上去了面包车里,从打开着的后备箱你掂出来一个黑色大皮包来递给男士,男士从皮包里拿出来几个袋子说,(和感冒冲剂袋子一样)这个是往小麦上喷雾的,一代打一亩半地,小麦花期前喷雾,也就是秀齐穗了,上花粉以前把这个药喷上,治疗白粉病,记住啊,不治疗咪虫,预防咪虫,如果有咪虫要兑吡虫啉。
这个农药最重要的一项要记住,要先倒在盆里或者桶里稀释均匀,才倒在喷雾器里。
这人互动能力挺强,他问,小麦花蕾期是多长?有人面面相视,有个妇女说,一星期。男士递给妇女一副眼镜说,对!小麦花蕾期是一星期,啥时候打这个药啊?站在他对面的墨林说,花蕾期前。对!给个眼镜。
人们听的积极性更高了,我忘了男士还问了一句啥了,又有一男人得了一副眼镜,没记住的原因,是那个男人正在眼睛上试镜子,男士就说了句,这幅眼镜归你了。
接着男士又问,打着药最关键的一点是啥?人们在犹豫中,我突然说了一句,要稀释好。对!给你一副眼镜。
那小心情啊,就像在教室里老师提问答对难题一样自豪,按说给了眼镜了,该回家了是吧,可是他还说,要白给农药呢,说的农药这么好,白给的,不要不是傻子吗?继续听男士讲解,下边才入正题。
嘿,那三十岁的女子过来就伸手要眼镜,男士说,你的年龄不需要,我也不需要。女子骑着走了。
男士接着说了,下一步咱说种子是,说到这里,红衣女子就从车里拿出来一个大广告牌子,介绍玉米种子的,(要了名片的,发出来可能锁文,免了)
那一刻我真后悔没有拿手机 ,否则就把他侃侃而谈的语句能记住了,介绍他的玉米种子是如何如何的好,这时候有位70多岁的奶奶说,(我叫她奶奶的)她去年就种的这个玉米种子,45元一袋。
男士说,如果有人要种的,赊账也好,给现金也好,不买也好,给你们一人一个名片,种的时候,要的多了过来送种子,要的少了自己买去。
一听说让赊账,有人就叽叽咕咕,好管赊账啊!
管赊账,说着就把本子打开了,谁要把名字记住,要几袋?
最后男士说,挺好了啊,赊账的秋后给钱,公司开车来 要加人工费,油钱的。赊账60元一袋,现钱40元一袋。
人们都嘘嘘,噢赊账这么贵?
是啊,赊账要加费的。
人们纷纷你写几袋,他写几袋,都根据自己的地亩数买了玉米种子。我也要了5袋,要玉米种子的才给小麦喷雾药。
拿回家,老闫扫码说,种子是真的。就是说,以后价格贵不贵就不知道了。
附:现在生意难做啊,真佩服男士的生意方法,他们也也抓住了人们爱得小便宜的心里,就用眼镜喷洒农药做诱饵,诚实的老农民都觉得白要了人家东西了,在哪买也得花钱,反正都是种子,都乖乖的买了。
我顺着名片上的电话打了过去,问她是干啥的,她说是种子公司,我问,是公家的吗?她说,现在哪有公家的,个人的,地址就在巨鹿县城。
又问了她喷洒农药的事,她说,她对农药不精通,只买各种种子。
看来这个推销员是自己想的办法,用眼镜,农药当的诱饵。
忘了问一句老板在她那里买多少钱了。
写于2024年4月16号,晴。
这样的杂文能定类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