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带U盘了

最近设计了一节课《反馈研习社》。周三下午第4节课千里迢迢爬楼到英才6班,摸摸兜,忘带U盘了。于是利用黑板发挥了一下,效果更自由。

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故事。画完以后,一边复盘,一边分析。澄清了讲完了反馈的步骤、要点、注意事项。

到了练习环节,我邀请同学们对同桌进行一个反馈练习,或者正向信息,或者棘手信息,一片沉默。(其实我在这里可以再等等)

我知道这很突然,也有难度。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我找了一个台阶。

“这样吧,心理老师也是很需要反馈的。关于今天这节课,我把自己贡献出来,并且正式授权,请大家给我一些”基于观察、事实细节的反馈“。

今天的40分钟里,你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建议、困惑、感悟……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需要改进,哪个细节需要注意。

我:我先给自己一个反馈。“王老师,你今天从头到尾都在讲台上走来走去,感觉你和同学们有些疏远。请你下一次,走到同学中间去,走动范围更大一点,可以吗?

接下来的反馈练习,以点名的形式进行。

心理委员:老师,我觉得你忘性很大。

我:这是什么?

生:评价。

我:基于什么样的观察呢?

生:上一次你来上课把U盘落我们班了,是我给你送去的。今天你彻底忘拿了。

我:这个我完全同意。

生2:当我们提出想看电影的时候,你提供了两个选项。我觉得你能尊重学生的意见。

生3:我觉得你声音很小,坐在最后一排听不清,建议老师下一次用话筒。

我:抱歉,我没有用话筒,是因为觉得它太刺耳。我的嗓子穿透力不行,连排课时更受不了。关于我的声音小,大家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有学生说:可以挪位置呀。

生4:今天虽然没有课件啊,但是老师有板书,而且有板书更清晰,一目了然。

生5:老师讲课挺有逻辑、有层次的。(我应该追问一下,请她多说一点,今天的逻辑和层次是什么?)

生6:你跟学生的互动挺多的,今天的气氛很好。

生7:老师的表情很丰富。

一个男生说:我今天学会了给别人提建议时,要以对方的接受度为目的,知道了怎样委婉。-----看到、听到是反馈,学到、感受到的也是重要反馈!

……

这节课是我在英才上课以来,学生最为配合的一次。

丢掉课件,教师可以打破原有设计,和学生互动更灵活,能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呈现重点和逻辑关系。

这节课还有个小小突破。因为延误了一点点时间,我以熙娟老师附体的方式结束:”对不起大家,耽误大家时间了哈,祝大家干饭愉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