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前言:
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再从经营用户到经营粉丝,直至从经营粉丝到经营社群,社群经济大行其道,吴晓波说:“社群的意义有三条。其一,社群能够让消费者从“高速公路”上跑下来,形成真实的闭环互动关系,重新夺取信息和利益分配的能力;其二,社群让互动和交易的成本大幅降低,从而令优质内容的溢价得以实现,而消费者的支付也得以下降;其三,社群能够内生出独特的共享内容,彻底改变内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单向关系,出现凯文·凯利所谓的“产销者”。阿里或京东并没有改变商品与人的关系,微信也没有改变信息与人关系,但社群模式也许可以。”这正是我们传统企业的伙伴们要学习社群经济用社群思维帮助自己企业转型升级的原因。
社群思维—链接思维
阿里巴巴解决了人和商品的链接,百度解决了人和信息的链接,微信解决人和人的链接,自媒体平台解决的人和媒体的链接,等。那社群呢?它能够解决的是什么?是一个多维度的链接,在社群当中它能够解决,人和人,人和信息,人和商品,人和媒体、等高度闭环的交互式的链接。社群可以链接一切而自给自足。
链接要素
1、用户和自己的链接(个人品牌化)
2、用户和用户的链接(用户社群化)
3、用户和产品的链接(产品参与化)
4、产品和用户的链接(营销场景化)
5、自己和产品的链接(产品人格化)
6、自己和用户的链接(用户情感化)
社群思维—参与思维
在2008年,雷总就提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快起来,不快的公司会被淘汰。这里的“快”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目的,是新商业逻辑和消费心理的必然要求。在过去,交付商品给用户后,企业往往认为与用户的接触就结束了;而现在这才仅仅是开始,后面需要不断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到商品的改进完善中来。
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因为今天用户主要以口碑来选择产品。互联网信息是去中心化的传播,通过社会化媒体,每个普通人都是信息节点,都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
参与建议
1、从过去的你生产我消费到今天的我参与我消费
2、认用户参与到产品的定名、广告语、创意、设计、包装、规格、制作、营销等环节。
3、社群中同样认用户参与到社群的定名、群规、文化、活动、组织者身份、创意、传播等环节。
4、去中心化用户来主导,我们来服务,满足用户做主的心里需求,刺激用户行为付出和时间付出。
社群思维—实时思维
实时思维:我们如此善变,营销岂能不变? 当生活愈加便捷的时候,更换的成本就变的极低。我们上一秒还喜欢的,下一秒也许就忘了。微博的实时热搜榜统计的不仅是彼时彼刻曾经发生过什么,更代表着数亿网民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尽管这话题也许一个小时之后就从榜单下消失不见了。我们如此善变,营销方式岂能又还停留在过去?为了缩短营销滞留性,让实时思维真正能帮助我们实时(或缩短反应周期)以产生更为符合现实情况甚至洞见未来的决策,全局营销就必须做到“即时性”。
实时要素
1、实时解决用户问题
2、实时收集用户想法
3、实时设计营销创意
4、实时把握用户心理
5、实时满足用户需求
6、实时刺激用户付出
7、实时定点习惯养成
8、实时拉入营销场景
社群思维—沉淀思维
在我们和用户相处的日子当中,一定有很多很多和用户在一起的回忆,是需要我们沉淀下来,所以作为个人或者企业家,我们需要有一个用户行为的沉淀平台,不管是公众号还是其他新媒体平台。
比如说:一次客户的回馈会,比如说和客户一起去玩儿,这些内容都需要我们沉淀下来,做为我们这个用户圈子当中的记忆。而这些内容也是和用建立户情感链接的证据,和再一次拉回用户的要素。
沉淀要素
1、用户的行为方式沉淀
2、用户的活动内容沉淀
3、用户的社会关系沉淀
4、用户的群体故事沉淀
5、用户的嘉奖荣誉沉淀
6、用户的经典语言沉淀
7、用户的情绪情感沉淀
用户当下特性
行为碎片化—从集中行为到即时行为
身份同等化—从身份鄙视到身份等同
情感圈层化—从自我情感到群体情感
交易参与化—从自行购买到参与买卖
信息群体化—从媒体获取到群体获取
交流亚文化—从主流文化到小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