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学习,我当时没有明白这一篇为啥叫乡党篇,在文章发出后,简友《快乐人生老陈》用心的指点了我,他告诉我“党为人口数量,五族为党,后泛指家乡,在此指孔子在家乡的言行举止和衣食住行等话题”。
在这里先谢谢未曾谋面的好朋友:快乐人生老陈!
昨天的学习我知道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食: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色恶、食臭、失饪”。还记住了“食不语、寝不言”。
今天继续往下读:先进篇。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用功呢?”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用功,不幸短命早逝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
季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说:“人还不能服侍,怎么去服侍鬼神呢?”季路又说:“敢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对生都知道的不清楚,哪里能知道死呢?”
原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
子贡问道:“颛孙师(即子张)与卜商(即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过犹不及”这个词我今天终于整明白了,我以前则认为是过分(操心或劳作)反而会起反作用。是我理解错误,应该是过分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原文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䎼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注释
周公:泛指周天子左右的卿士。
译文
季氏比周天子左右的卿士还富有,可是冉求还为他搜刮,再增加他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大家可以大张旗鼓的去攻击他”。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
求也退:冉有性懦弱,遇事退缩不前。
由也兼人:子路好勇过人。
译文
子路问:“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父亲和兄长都在,这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一听到就行动’。我就是糊涂了,斗胆想问问老师。”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
这段话,我初看初读时,我也糊涂了,一下子给绕住了,后慢慢细读终于弄明白了,孔子的理念是:同样一件事,要因人而异,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胆小懦弱的人要给予鼓励,而对于好勇胜人性格的人,要压一压他的傲气,对于生活在当今的我们同样适用。
今天的学习就到此,明天学习颜渊篇,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