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分析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探究本文论证的特点。
3.品析本文论证语言的特色。
[导入]
生活中,很多同学对自己缺乏信心,当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人生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那么,如何重拾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范例,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自主阅读 整体感知]
一、知识卡片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二、阅读感知
1.初读课文,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明确:
课文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让我们继续创造,总领全文。
第2~5段论述我们的人类最值得崇拜的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从而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第6~12段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观点:“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第13~15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最后第16段引用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
2.文章题目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明确: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一、第三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不识字的惠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竟取得佛经……
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大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
作者的观点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二、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复述这个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明确:他将泰山的茅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作者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三、同样是驳论文,本文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何不同?
明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先树靶子再批驳,然后立自己的观点,属于先破后立。而《创造宣言》是边破边立,运用举例论证逐个击破。
品读语言 体会特色
再读课文,说说本文论证语言的特色。
一、思考: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明确: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二、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明确:
排比
(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明确:突出强调缺乏创造精神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国际歌》。 明确: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明确: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造出来的。明确: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5)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明确: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明确: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森林。总结: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比喻“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明确: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小结:本文叙议结合,运用大量的排比,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缺乏创造精神的危害,鼓励我们树立自信,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课堂总结
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也听到了许多环境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当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气、自信之外,要创造还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来源于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努力,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奠定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