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有些父母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负面教养脚本”是怎样来的。它们明明就没有效果,但自己却固执的继续执行。她承认她必须“重写”她的教养脚本。当天晚上,一位妈妈对两个儿子说她在乎他们,并且努力改掉“唠叨”的行为。
她觉得好笑的是,第二天早上,两个孩子热情地问道:“您是不是想要我们送你一份生日大礼呢?”这一天,她和两个儿子玩得很愉快。她发现,自己有好久不曾和孩子玩的那么开心了,那一整天里,她的心里都在笑,那时她才领悟到:“我怎么没有想到要早点改变呢?情况明明就已经那么明显了,我却还那般固执与盲目。”
任何看似起不了作用的、细微的、点滴的改变,都有可能会对亲子关系产生重大的正面影响。千万别指望孩子会大彻大悟的对父母说:“我终于明白了,你的唠叨、催促、讽刺和责骂都是有意义的。我以后一定会乖乖听你的话。”这样的情景,父母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