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之道》第十一章 划小圈

学习之道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2版 (2017年5月第11次印刷)

乔西用一个故事来引出本章的主题,故事精彩,寓意明显,可以说是那种往往被我们忽略的显而易见的客观事实。

我对象棋、武术以及范围更广的整个学习过程这三者的核心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罗伯特·波席格《摩托车维护艺术》一书的启发。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累积销量超过一千万册,《时代》周刊评选20世纪70年代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

我绝不会忘记指导我今后数年学习方式的那一幕。 波席格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个叫做斐德罗的人,聪明又有点古怪。当他叫一个学修辞学的学生就所居住的小镇写一个五百字的故事时,这个学生根本理不出头绪来。她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个镇似乎实在是太小了——有什么可写的呢?斐德罗对这个作业进行了一点修改来帮助这个女生释放她的思维。这次他让这个女生写的是教室外面那个剧院的前台,这个教室就位于这个镇里的小马路上。她要从左上方的写。一开始,这个学生简直不敢相信,但后来却变得思如泉涌,停都停不下来。第二天她来上课的时候带来了长达二十多页的故事。

我相信这个小故事应该可以在追求卓越中把成功和失败区分开来。这个话题很广也很深。学习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钻研微观的细节事物从而来理解是什么促成了这些宏观上的问题。 我们面对的阻碍就是我们生活在一种关注度不足的文化里面。我们面对来自电视、收音机、手机、视频游戏以及网络的各种信息。这种不断的刺激有可能会让我们逐渐上瘾,不停地想去追求新事物,不停地愉悦自己。当没有新鲜有趣的事物时,我们就会感到无聊,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我们就去寻找新的娱乐项目,搜索各个频道,翻阅各种杂志。如果有了这种生活节奏,那我们就像是浅水的小鱼,不知下面还有绚烂的海底世界。

乔西在长期的象棋训练和比赛中,锻炼了深入思考事物本质的能力,也具备了反复训练基本动作的耐性,从他的角度,观察到很多错误的行为。

……这就对学习功夫产生了很大的误导:急功近利。许多“功夫”学校给学生教授各种华丽的招式,像舞蹈一样的各种动作。学生练得好坏以他们所知道的招数为标准。每个人都紧赶慢赶地想多学点,但都学得不深。学得东西花哨但很肤浅,不具备稳固的身体技能或是原则基础。所学的东西都是初级知识,结果就只是一个招式的收集者,光会踢踢腿,摆几个姿势,完全没有武术价值。

我的方法就不一样。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太极拳的这种移动式冥想有一个很主要的武术目标,就是让习武之人不断改进一些基本原理。比如说:通过放松胯关节来转移体重;不断放松;思想、呼吸和身体的协调;对内在能量的意识;结束后发招;把来袭的力量化解到地面上;牢牢站立;把能量聚集到某一个部位上。这些原则中的大部分可以通过站立、起始式以及不停地完善各种最简单的动作来实现——比如把你的手在空气中推出去六英寸。通过这些精简动作的联系,你可以感受到身体内部各种细微的反应。你开始意识到脚上、腿上、背上和肩膀上所有的紧绷感。然后你释放这些紧绷感,一步一步,渐渐地你的紧张感就会退去,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的感受的世界。你学习如何引导你体内的意识,很快你的手指就会感受到微微颤动,你感到热气慢慢爬上你的后背并蔓延到你的手臂。太极体系可以被视为是吸收优秀的基本原理,释放紧张感和培养能量意识的一个综合实验室。

我很勤奋地联系太极冥想招式,每天都要花上数小时。有时候我会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个招式中的某些动作,磨练相关技巧的同事也不断地完善身体技能,并且加深放松的感觉。我把重心放在细小的动作上,有时候会花上数个小时就为了练习把手往外伸出几寸,然后又收回来,释放能量,脚和指尖的联系障碍逐渐减少。通过这样的练习,我对太极体会越来越深,感觉也越来越好,我可以把这种感觉融合到一个招式的其他部分中,忽然之间所有的事物都开始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发展。关键就是要认识到使得一个简单的技巧发挥作用的原理和支撑太极拳整个系统的原理是一致的。

对所有真正的习武之人来说,一个至关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把自己的众多技巧融会贯通到刺拳的效果上。我看陈威廉出拳时轻描淡写,但却蕴藏着极大的震撼力。有些人可能把这种能力称之为“气功”,于是被吓住了。但我想去了解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武术成长的下一个阶段就是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细节的东西。鉴于我在象棋学习中对“用数字摆脱数字”方法的理解,我认为这个过程就是要挖掘技能的实质所在,然后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之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我把这种方法叫做“划小圈”。

这一章的结语至关重要:

……事实就是在激烈的比赛中取胜的往往是那些把技能磨练得更深刻的选手。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些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让我们把潜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但又极具创造力的那部分挖掘出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常常把“学习”挂在嘴边,可是你未必懂得学习的艺术。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
    弘丹阅读 11,185评论 3 59
  • 作者简介乔希•维茨金,少年时曾8次在全国象棋冠军赛中夺魁,13岁即获得象棋大师头衔。他是《王者之旅》(又译《天生小...
    小花Fenny阅读 4,712评论 0 1
  • 最近重读了《学习之道》。 封面上的宣传语写到: “美国公认的学习第一本书世界冠军现身说法揭秘从平凡到天才的成功之道...
    黄少侠阅读 5,771评论 4 42
  • 《学习之道》的作者为乔希维茨金少年时期美国著名的国际象棋手,8次在全美象棋冠军赛中夺魁,13岁即获得“象棋大师”头...
    Efferil阅读 7,828评论 0 1
  • 光秃秃的枝丫 在寒风中挺立 匆匆赶路的人 渴望温暖圣地 寒冷使人慵懒 你却起舞蹁跹 纯洁的似梦幻 灵动的飞啊闪 能...
    独孤小丹阅读 92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