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地去尝试,不断去失败吧!生活本来就是求极大值的过程,如果你不喜欢四平八稳的状态,可又害怕跌荡起伏呢,这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我想不论怎样,总要跳一跳,试一试吧。机会总是在不断地尝试中诞生,它就是杠杆,能放大你的付出。经验也总是在不断地失败中积累,它就是最好的老师,能控制你的风险。
过去的近一年里,过得很焦躁,很不安。我工作所在的城市——深圳,每天都是保持着高亢的节奏。在这里,你很少看到老人,大部分都是来自各省的年轻人。想像着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很难有颗平静的心。
去年退出创业,找了一份新工作。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同事对我说,创业的人最浮躁了。我知道他是想让我能平静下来,不要总是想这想那,保持一个清明的心思。这一点,在我身上体现很充分。我不喜欢做选择题,我可以很清楚知道 A和B的优缺点,但是在做判断上出现了困难。因为我总是企图站到一个事后的位置上,看到哪种选择带来收益更大。殊不知,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去做各种假想都是虚无。时间经常在这样的犹豫中被消耗,到最后,不是我做出了选择,而是迫于某种情况做出了选择。长期以来,我都没能意识到这种错误,一直觉得是我需要时间,需要搜集足够信息,然后做一个完美的选择,然后在某一个时间点看,我当初做了「正确」的选择。可是「正确」该如何定义,即使是后面的被验证的「正确」也不过是巧合吧。
意外地,我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上面思维方式的狭隘,过度考虑如何做出一个选择是极大的浪费,并且多半下你的最终选择是放弃,或是一个依赖既有路径的保守选择。因为这样,你可以降低失败的次数,失败的概率。可笑的是你所害怕的「失败」多半一文不值:成了loser,没面子。「过度」的边界就是当你在无法得到反馈情况下仍执着地去思考一件事情企图得到更多的信息。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明确你的需求,做一个基本地分析,然后做出符合你的选择,就此罢了。任何选择在被决定的那一刻,只是个开始而已,没必要抬到很高的位置,你只是有限信息下做出了一很好的选择。推动事情发展的结果,更多依赖于怎么做。何况,即使错了,切换到另一个又何妨呢。可是此前,我一直都觉得我上面的做法是因为我主观地「认为」自己追求完美,实质是害怕失败,失去机会。害怕被轻视,被笑话。可怜胆小而又虚荣的人啊,你一直虚假而又试图骄傲地活着。
尝试。尝试本该就是人最自然的状态——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想探个究竟,发现其中的奥秘。小的时候父母总是会鼓励我们去尝试做一些事情,学骑自行车啊,独立解答出某一道难题啊。但他们不会鼓励我们同陌生说话——甚至问路,或是独自完成一次远行。他们的鼓励都是限定在非常安全的范围内,这个安全的标准通常是:大部分人都那样做。待到成人以后,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了在这样安全小圈子里活动,虽然有时候想要挣脱,但当我们真正想跨出一步的时候还是左思右想,最后还是放弃。有人说想做一件事情,就不要想太多。我不否定也不肯定。思考还是必要的,对于是否要做某一件事,要不要做大多数人心理都有倾向的,想的主要还是利益得失,这个就要理性权衡了。如果担心的是失败后的面子问题,那就迈出一步吧,不然你会被一直被困在那里而不得前进。如果担心的是失败后无法承担的投入成本的话,那你要好好考虑一下,首先确定如果失败后,你能否承受付出的代价,然后听听有经验的人的想法,再结合下自己的分析做出合适选择。美国的明星企业家Elon Musk在一次访谈中说了自己对于冒险的看法:大部分人对于生活的很多的小事情不敢于尝试,却有些人会对于投机性的东西在不了解且无法承担付出的代价情况下下重注。试着重新去理解尝试,不要过多着眼于尝试后的失败。生活中很多小的事情,都是值得一试的,尝试意味机遇,增量。理解不意味着掌握其中的能力,只想只说却不做不会帮你跳出笼子。
失败。有尝试就会有失败,失败是常态。尝试的越多就意味着失败的次数越多,机会也自然会多。社会对失败的包容性太小,总是觉得做一件事情就要成功。没有人会责备第一次学走路要跌到无数次的孩子,没有人会责备第一次学车要摔N次的孩子,却会责备一个因尝试某件事情而失败的青年。当你尝试做一件少有人做的事时,大部分人会劝告你不可行,不必抵触,这要社会的常态,反倒要辨别其中的声音。当你努力做某件事情最终还是失败后,有人会说我早就跟你说过xxxx,不必后悔,失败是常态。谁能保证即使有十足的把握的情况下每次的尝试都会成功,显然是不可能。接受失败并认识失败本来的面目,不需要「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安慰,失败就是失败,怎么可能孕育成功?面对失败不要怀疑自己,怀疑你的能力,去怀疑你做事情的方法,总结经验,避免错误,调整策略,从失败中汲取力量,为你下次闯关助力。
前段时间有一些纠结,然后和朋友有些交流,再结合之前的经历也就有了上面一些认识。现在,能更加平和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心态变得自然了,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