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视他们的想法呢?我教给他重要的知识,给他更正确的方法不是更好吗?其实,孩子的解释来自于他已经知道的事实,孩子能从已知,尝试了解到未知的部分。很多教育工作者也证明:从已知到未知,是最有效且能保持学习效果,以及兴趣的教育原则。
面对着一本童书,甚至只是一页插画、一段情节,孩子将它们弄懂,决定那是什么,这也是种赋予意义的过程!胡适之的名言“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在孩子的阅读理解及其反应上非常合用!因为孩子的能力是什么,对书的了解与反应就会是什么。不论懂多少,那都是一种懂,不论怎么读,都是阅读。只看得懂图片,则看图片;只记得整本故事书是说晚安,就只记得有很多晚安;甚至整本图画书,只记得那一页很好笑,则“好笑”就成为该本书目前的唯一价值!有一个小女孩,她每次都要求妈妈买给她“哭”的书,您可能会莞尔,然后怀疑,“哭
也是书的存在价值吗?这也算懂得书中的内容吗?
是的!毫无疑问的答案!孩子能从书中找到他需要的部分,懂得他能懂的部分,进而协调自己的各项发展。那个小女孩很爱看书,这段时间特别爱看哭的书,也最懂得哭是什么,她在书中找到自己的情绪,她被接纳也被认同,所以那些书成了她面对人生难题时,最好的朋友与纾解的桥梁,其实,书的迷人与善解人意,就在于它与小读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小读者懂什么,全在于他在书中看到了什么,然后将它们解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