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zoe的正能量输出营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有输出的行动
第一周学习了知识管理及认识情绪的2次课,最受感触的是:在行动中摸索,行动才能变成能力。
SO,要有改变,就要有行动
这周的输出,就来说说我家的大宝吧,他平时有阅读的习惯,每晚必须要爸爸妈妈讲故事才肯入睡
最近有件事情让我比较烦恼
在家里会有欺负弟弟的行为,好吧,也许是互相打斗更贴切
看着大宝对小宝的粗大动作,我不自然地心疼
有时总会不自然地先入为主,直接责备大宝动作太重,不照顾弟弟等
最近一次,他跟我说“妈妈,你要冷静”,让我很惊讶。
也让我好好反思了一回。
基于过往的碎片化知识,大概知道我的情绪受他行为影响了,而且我的表现也是不洽当的行为。
我确实不够冷静,大脑里第一感觉是哥哥欺负弟弟了
所以受大宝的提醒,我先暂停,去观察,去了解事情 的情况
通过多次的观察,发现其实比较多是弟弟很无知的情况下做了让哥哥生气的事情,如:抢玩具、抓哥哥的头发、咬人等;
然后哥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第一反应就是出手打人。
这个情绪的背后,是因为他痛了、生气了
而我之前不问青红皂白地对他说”哥哥,你怎么这么重打弟弟“
这一连串的事情,其实是断开了我和大宝的连接
为了建立我和大宝的连接,当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做了以下的调整:
1、(为了感受他的情绪)抱抱他。
2、(等他冷静下来的时候)问问原因。
3、(如果导火线是弟弟)在他的面前批评弟弟。
4、(表达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说他的行为不妥当。
5、(做正常行为的引导)说出我的建议和方法。
总的来说有些效果,哥哥能够表达出他生气的原因,同时也采纳了我的建议和方法。
比如说,现在如果弟弟抢了他的玩具,他就会到处找弟弟喜欢的玩具,然后跟弟弟说”弟弟,我们交换“
减少了动粗的概率,同时也会想办法解决问题
当然,如果弟弟不配合的话,他有时也被难住了,然后会找大人帮助。
以上就是因为他的那句”妈妈,要冷静“,让我在平时引导过程中的行动调整,分享大家,如果大家有遇到这样的问题,也许会有所帮助。
分割线(以下来解答:为什么大宝会说”妈妈,要冷静“?)
想想根源应该是《了不起的情绪力》系列绘本之《赶走坏脾气》所影响
这本绘本讲的是托托和踢踢这两只小兔子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因为踢踢无法接受玩游戏时一直输有结果就大发脾气,从而引出一只名叫阿肯的牧羊犬在比赛中因生气咬伤羊导致犯规而取消参赛资格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两只小兔子意识到了不应该乱发脾气,所以他们有了一个约定,当一起玩游戏时,如果某一方发脾气时,另一方就要大声地喊出”赶走坏脾气“
这系列的书,大宝蛮喜欢的,整套大概有讲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他不喜欢书本过程中的问题,如:”你生气的时候会做什么呢?“”你会做什么让自己冷静下来呢?“
而是特别喜欢绘本最后的表情练习:
一是连线,让故事中踢踢的表情和对应的情绪连接起来
二是选择,选择哪一个做法能让我们冷静下来。
看到这么多托托或踢踢的行为,他会说:尖叫和哭泣不可以,打架不可以,扔东西到地上不可以,听音乐可以,跳绳可以,深呼吸可以,向别人倾诉可以。
今天分享就这些,我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