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打开大母牛的圈门突然闯进了一只小小花花的影子。原来昨夜大母牛生出来了一只小牛崽,这只小牛崽下半身被粪水泡湿了大半。毛发一缕一缕的卷向四方。整个头还有四只蹄子和尾巴都是花白的颜色,连背上也有一撮,其余都是黄色十分好看。
牛崽因为吃了母牛的许多奶水,营养丰富所以四肢粗壮。爷爷说牛崽身上湿的,外面的阳光很暖把它抱在外面晒太阳,这样小牛崽才会更加健康。于是,我搅拌好一锅草放在门口把老母牛放出来吃草,用绳子将老母牛给拴住。
之后,我把小牛儿抬出去晒太阳,因为没有怎么抬小牛的经验所以心里还是有点不自信。终于,费力把它抱上了圈外的水泥路面上幸好它自己已经会走两步路然后它趴在太阳晒到的地方。
它先跪下前腿然后另外两只后腿向外一扑花白的尾巴自然放松就躺下了,它也不太是怕疼。两只灰亮的眼睛神采奕奕地眨着,尽显慵懒。耳朵机灵的立着,当听见奇怪或巨大的声音就张开休息而闭着的眼睛。
它第一次感受阳光的温暖,一开始它还不习惯,慢慢的就喜欢上阳光了。它竖着耳朵不一致性的扇风并时而抬起了脖子点点头,神情骄傲好像自己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爸爸回来后,让我牵大母牛到背后的荒地里那块地因为常年不耕种所以长满了野草。母牛拴在中间位置的大板栗树根上,母牛自顾自的低下头吃着草不时甩起长长的尾巴拍打着蚊子。
我回到家用撮箕装上六撮苞谷草洒在肮脏又潮湿的牛圈里,为小牛崽铺一个干净的小窝。然后爸爸推醒小牛崽又将它从30厘米高的圈外推进来。落下来时小牛崽没有站稳头与墙面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这下小牛崽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探索这个新世界。